美文网首页
千古名臣范仲淹(六)

千古名臣范仲淹(六)

作者: 飞扬_7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3:53 被阅读0次

    在北宋的时候,皇帝重文抑武。带兵打仗也把权力交文官。不敢把权力交给武将,怕他们夺权。可是文官只会给皇帝献计献策。真让他们带兵打仗,那就不行了。皇上最后还是想到了范仲淹。可以说范仲淹接到手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范仲淹就来到西北,他一开始就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地整顿军队。他首先提拔人才,做一些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先理清头绪,来到边关,怎么样才能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呢?才能和西夏打仗不吃亏呢?

    范仲淹看到军队有什么样的问题,就马上处理。他又整顿军务,整顿完之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他又提拔人才,把相应的武将提拔出来,放权给他们,让他们带兵去打仗,这样才能够保障军队的胜利,所以才出了像狄青这样的名将。

    狄青这位将军,据说他跟西夏人打仗的时候,是带着那种狰狞的面具的。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气势上就压到对方。在军事策略上,范仲淹就和后来他的晚辈曾国藩两个文正公,在打仗这件事情上非常一致。他们都奉行“积极防御,防守反击”的一个军事策略。我们叫结硬战,打呆仗。

    范仲淹他不出奇兵,他一步一个脚印,跟西夏耗着。所以西夏人面对这样的部队策略,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他们还叫范仲淹为“小范老子”。从这样的一个称呼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范仲淹这个人的敬畏。

    这样范仲淹的军队和西夏的军队,就保持着非常难得的势均力敌。我们看到北宋历史上,打仗从来都是北宋输个底儿掉。很难得和对方保持优势。最后使得西夏向北宋称臣。当然北宋是要给西夏岁币的。但是西夏也没有办法,能捞一点是一点,从此以后西夏再也不敢犯边了。

    这也是范仲淹作为一个文臣立下大功的事迹。“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这个“立功”就是立军工。从古至今,除了范仲淹,曾国藩,于谦这些很少数的人,有多少人能立下这样的大功劳呢?所以范仲淹立下大功一件。

    当然在西北地区,在他戍边的过程中,他也写下了一首豪放的词。这首词开辟了从他开始豪放的新风气。因为过去的文人都很婉约。这首词是《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就很好地写出了即将进入隆冬的那种萧瑟,那种悲壮、惨淡。

    这首词的第一阙写了西北边塞的风光,跟江南风光很不一样。这个时候天气越来越凉了,大雁飞回南方衡阳,在这儿一点停留的意思也没有。这样的情景就勾起了戍边人思乡的情绪。到了黄昏的时候,军中的号角渐渐响起。层峦叠嶂,暮霭沉沉,山前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周边什么都没有,只有他们这么一座孤城,这些戍边的人,然后喝上一杯浊酒,又想到自己的家乡远在千里之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名臣范仲淹(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id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