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任职期间,因为他直言善谏。反复地被调任,接着又被贬。如果说他的这样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范仲淹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直臣。历史上有很多不怕死的御史盐官都是这样的直臣。他明明知道皇帝不爱听什么,有的时候他故意这样,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青史留名。哪怕被皇帝打一顿或者杀了,在他看来都是值得的,可以博取千古留名。
范仲淹这样做的话,就跟这御史盐官一样,不会留下名字的。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给了范仲淹千古留名的机会,我们说很多时候这种千古名臣,他一定是遇到了一件大功劳,能够让他留下名字。北宋因为过去一直奉行的国策叫重文抑武,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他充分地感受到了,在五代十国时期的那种混乱,那种权臣武将一旦掌握兵权就能篡位,所以他们重文抑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岳飞,在外打仗,总是不断地被皇帝召回。一二再再二三,生生地把一个武将折磨死。北宋的军队。外战特别外行,特别孱弱,跟周围的国家相比,他永远都是扮演那个被欺负的角色。跟辽国打仗永远被辽国打。
在西北部一个小国叫西夏。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国家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个小国对北宋也不断的犯边。把北宋的军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怎么办呢?这时皇上就要派一个有能力掌管部队的人,来到西北去击退西夏之兵。
北宋最有意思的是,退兵的话要派一名武将,可是北宋宁可被外国打,也不能让自己的家臣掌握了兵权之后,然后回来篡位,所以他一直是文官带兵。这些文官从小读的是四书五经,他们并不是习武之人,更没有战场上那种韬略,所以很多文官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往往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也是为什么北宋总是打败仗的原因。
不让专一的人做专一的事情。同时大家想,作为一个文官,在朝廷当中跟同僚议政,一件事情能做不能做,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就完了,这件事情究竟到头来怎么样?宰相负责任,皇帝负责任。文官不用负责任,跟他们没什么直接的关系。可是打仗不一样,打仗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以结果论功过的,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一切都要负责任的。所以对文官来说,除了动动嘴皮子之外,什么责任都不负,什么事情都不做,所以谁也不愿意去。皇帝就想到了范仲淹。
范仲淹,他可以去管理治安,可以去兴修水利。可以去进行教学。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做事情的时候,其实是有自己的韬略的。在管理军队方面,其实很多事情是有相通之处要学会举一反三,范仲淹接到这个烫手的山芋,就来到西北,进行他有条不紊的军事行动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