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魏智渊《一位教师的自我训练》2018-11-24

魏智渊《一位教师的自我训练》2018-11-24

作者: 充娜_幸福的种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22:42 被阅读0次

            魏智渊老师的微信“知教师”我订阅关注,并进行了置顶。无不如此,无法表达我的激动和期待。魏老师的文字常常带给人理性的警醒,带给读着的人思考的张力,让人深度地思考。这样有深度的思考是基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所以每一次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一位教师的自我训练》更让我欣喜若狂,谢谢魏老师,谢谢你的文字,你的方法,你的经验拯救了我,也警醒了我,如何突破自我,如何突破瓶颈的束缚,是我正面临的新问题。

        魏老师“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游刃有余,得益于他的漫游式阅读,而漫游就是在不同领域里长期地浸润。同时他的漫游不是无目的转悠,而是寻找和发掘。他知道该寻找哪些有用的书,对于该读哪些书的问题,他回答:“如果你长期是一个漫游者,你就知道这不是一个问题,就像某些长期野外觅食的动物,它总知道食物在哪里并准确地找到,这是一种默会的经验,何况网络时代提供了如此的便利。”是的,对于一个对知识永葆好奇心的人来说,寻觅的过程是简单的,他认为有用的、有趣的的知识是以一个点为中心辐射开来,然后每一条辐射线上的无数个点再依次辐射,这样依次类推。这样漫游阅读的结果就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的大网,而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大脑无异于一个无限内存的CPU。所以,魏智渊老师,历害!

          与此同时,魏老师有着异于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和自律的品质,所以他睿智、警醒、理性,工作有条不紊,生活井然有序,更懂得生命的意义。他说:生命应该处于不断地创造之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正因如此,魏智渊老师身上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有着一种强大的磁力,让人想去走近他的思想,走进他的思想!

            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有本质的不同。一个石头,无论多么坚硬,总会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消耗(例如风化)自身。但有生命的东西却居然能够增长!一粒种子不会像石头那些,逐渐消耗掉,而竟然会发出嫩芽,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魏老师的思想就是那粒种子,蓬勃向上!

    (以下为《一位教师的自我训练》)

    一切管理,本质上都是自我管理。学校有了成就,功劳未必是校长的,但学校有了问题,责任往往在校长。

    一、清单意识:怎么写工作日志?

    有一本书叫《清单革命》,我曾经推荐过。

    清单的推行,在医疗、航空、救灾等领域特别普遍,因为这都是人命关天的领域。而在更多的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工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我经常开玩笑说,学校要是企业的话,大多数今天已经倒闭了。

    清单的意义很简单:将计划做的事情罗列出来,排出优先次序,然后“一次只做一件事”地加以消灭。(谁都知道,没什么神奇的,是吧?)

    人的大脑虽然是一个奇迹,但是它有一个缺(you)陷(dian),很难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而且你对某件事越专注,就越会注意不到其他事情的存在。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必须处理不同的事情。这样,如果你把所有的事都存储在大脑中,就经常会有遗忘发生。所以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另外,依赖你的大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脑思考和处理问题总是情境化的,它会让你迷失,丧失对整体生活的宏观的把握感。

    对我来说,工作日志(其实就是每年建立一个word文档)是一个连续坚持了五年以上的方法,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那么,我是怎么建立和运用工作日志的呢?

    首先,每年元旦,建立一个新的word文档,写下新的一年的目标,用于年终对照。

    其次,设置好文档结构图。文档结构图中的一级标题是日期,例如“2016年1月6日星期三”,这样便于查询。二级标题,是一些项目名称,有固定的,例如:

    1、“岁月流砂”,是记录流水账的,每天的事务做一个记录,方便查询,如果与别人有经济往来,记下来省得用大脑再记。

    2、“今日碎碎念”,速记一些灵感或想法。

    3、“本周工作清单”,每周写一次,通常在周末写下一周的,将要做的事逐一列举。一旦发现遗漏了什么,一周内随时可以补上。然后,完成一件划一件(但不删除,要留有痕迹)。听课比较频繁的时候,还会有课表的形式,把计划听课、教研的任务填入课表,然后将剩余的任务填入空白的格子里。

    除了固定的项目,不固定的项目,就是随机设立项目标题。这部分构成了工作日志的主要内容。在这里,重要的,是我将工作日志变成了工作平台:

    1、只要电脑开着,工作日志都在打开状态。

    2、绝大部分文字工作,都在工作日志中直接完成,而不是直接另建word文档。例如,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在工作日志中直接写,写完后,再复制到一个新建的文档中,保存至“我的作品”。但工作日志中的原文档保存,这样便于检索。

    3、重要信息,尽可能复制到工作日志中,并加上项目标题。例如,一些重要的QQ对话、邮件等,均复制到此处,许多内容还是截图的方式,使得日志仿佛一个资料库。

    当觉得迷惘的时候,或者突然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就打开工作日志,对着本周工作清单沉思。一周工作清单可能会被复制许多次,每一次都会有修改,或完成了的删除,或增加新的项目。

    总之,工作清单给大脑减了负,我不用在大脑中存储那么多东西,可以放心忘记了。而且,工作日志不用到了晚上再写,在桌面上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有空了,想起来了,就写。前些年,我每年都写年度叙事,就多亏了工作日志,否则,不知道会扭曲多少事实?!

    (我的工作日志文档结构图示例)

    二、最后一分钟营救法

    工作日志,实际上是建立一个工作平台,以免将所有东西无序地堆积在大脑中,无故地占有大脑的“内存”,拖慢大脑的运行速度。而“最后一分钟营救”,则是用较长时间发展起来的高效工作习惯(或技巧),有断断续续有意识的情况下,可以说训练了十年。

    电影中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指平行蒙太奇,我则稍微篡改了一下,意指将解决问题的时间压缩到极致,仿佛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时间罐头”。

    在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现场营救”,即不做任何准备地进入现场直接工作。

    例如听课与评课。学校难免有大量的教研,教研比较集中的时候,几乎是一节连着一节地听评。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拒绝在进入教室前接触授课内容,如果知道了(例如教研通知中有)也不提前去看,顶多在上课前把教材内容打印出来用于听课时批注。一进入课堂,则整整20分钟(晨诵)或40分钟,大脑高速运转,一边听课,一边解读教材(或文本),在素描本(我习惯用素描本当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的想法。通常素描本打开一字,因为并不都需要整理),同时是教研发言的提纲。同时,打开手机百度,迅速了解有关教材的各种信息。例如许多次,我都查到了教材的原文,或者(如果是数学的话)别人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或者关于这一教材内容不同的观点,等等。在语文课上,最常查的是汉典网,了解一个汉字的字源及演变。这在评课时往往给人以印象,觉得我似乎提前仔细研究过文本。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在这里,当然有许多提前的训练,例如搜索能力。比这更重要的是处理教材本身形成的专业框架。即将这样,也很少有教材能让我40分钟内完全高度专注,通常很快就处理完了,然后刷微信,传照片,写段子。一上完课,立刻教研,一节课时间教研完全足以解决问题。

    我知道许多人在听课的时候,大脑处于休息放松的状态,除非课堂极具吸引力,否则根本不可能全程保持注意力。但我因为要评课,又将所有的解读和教学设计都放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导致听课时,多数时候大脑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种很好的越来越成熟的训练。本学期我发现,听完晨诵,几乎不需要评课时间,所有听课老师一出教室,我们站在楼道上,不到十分钟,就能够迅速完成一节晨诵的完整教研,我们已经这样站着教研了许多次了。

    有人可能会说,不提前准备,你不怕被挂在教研会议上丢丑吗?

    我得承认,这种作法永远意味着冒险。而确实有几次,课堂过半,我都没有理出处理文本的思路来,甚至有一次到了下课,我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但首先这种情况确实少见,其次,万一出现了,坦率地承认自己还没有弄明白,说明自己不懂的地方向大家请教,不就可以了么?

    另一种情况则需要提前准备。例如我要做培训,或做讲座。

    近十年前,我开始主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时候,为了准备一次实验区半天的讲座,我得整整准备一个月,至少不会低于两周。这段时间几乎别的事都做不了了,全部神经都被这件事牵动着。但今天,一些熟悉的项目,已经完全不用任何准备了。比较正式的讲座当然仍然要准备,但时间已经压缩到极致了。这种压缩办法,就是预留出最后时间。在校内的讲座或课程,预留时间通常是几个小时。例如,第二天上午有两节课讲座,那么到今晚睡觉前,我都不会做任何准备,将全部准备压缩至第二天起床后。有时候离讲座还剩下20分钟了,我还在电脑上“奋笔疾书”。

    如果是校外讲座,或更大规模的讲座,我有两种办法,一是延长“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时间,例如从容地留一至两天,一是提前数天准备提纲或草稿,准备好后心里有数了,然后忘掉这件事,在讲座的当天或前一天,再彻底地梳理一遍。

    我从这个习惯中受益匪浅。它不仅节约了我的时间,让我获得了解放,可以一天做许多工作并保持高水准,更重要的是,它训练了大脑的爆发力,让大脑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势力,攻克重要城堡。而最近几年,这种训练越来越有意识了。

    想想看,如果你过早地进入对工作主题的思考,那么,从开始思考到进入操作这段时间,你就几乎没办法做其他重要的事。而以时间罐头的方式,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让自己变得轻松。只要事情没降临,何必念念不忘?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无法模仿。以教研为例,我展示的是专家的工作模式,它以十年以上的专业训练为基础。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要介绍的是一种思维方法。许多老师,困于教室而自怨自艾,而实际上完成的事务非常有限。如果将事务分类,并以时间罐头的方式处理问题,你会发现突然多出了大块大块的时间不知道用来做什么(下一章会告诉你可以做什么)。

    前几天看运城新教育集团和东康中学的篮球赛,分为四个10分钟,就是四个时间模块,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番茄工作法,重新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并订购了一个厨房定时器,计划进行新一轮的训练。未必适合我,但这种训练挺有意思,而且当然不会影响工作了。

    最后一分钟营救法绝非“拖延症”,拖延症只是被动地推迟工作或进度,最后一分钟营救法中,根本不存在拖延,它是按时完成了任务,它只是强调了缩短时间以提升效率,或许用“时间罐头”更准确一些。

    三、职业期的“海量阅读”

    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有本质的不同。一个石头,无论多么坚硬,总会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消耗(例如风化)自身。但有生命的东西却居然能够增长!一粒种子不会像石头那些,逐渐消耗掉,而竟然会发出嫩芽,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其中的奥秘,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自由的萌芽,或者说就是自由),它能够与周围环境交换能量,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营养维持和发展自身。这就意味着,自我必然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一个孩子生下来,放在一个没有他人的孤岛上,想想看会长成什么样?!而有生命的东西发展得好或不好,与他处于怎样的环境,以及从环境中汲取了怎样的营养关系巨大。

    我们与他人也处在不断的交换中,倘若没有交换,就没有人类社会。我们发展的品质,取决于我们换取了什么样的东西。有营养还是没营养的,有价值还是没价值的。而在一切交换当中,最伟大的交换,是思想的交换。换句话说,你拥有怎样的朋友圈,决定了你是谁。不幸的是,我们很难与那些伟大的人物碰巧在一个朋友圈中,但是文明的发展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将那些伟大的或卓越的人物纳入到自己的因缘世界,与他们不断地对话,从他们身上汲取养分。

    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阅读能够发展、改善或塑造人的观念,而人的一切行为,幸福的与不幸的,深刻的与浅薄的,几乎都与观念有关。是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当一个人以种种理由放弃阅读(尤其是忙)的时候,他实际上不是在说缺乏时间,而是在说自己缺乏某种能力。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崇尚阅读的社会中,这是一种深刻的但又近乎无事的悲剧。

    1

    前两部分讲工作平台和时间罐头,都是讲如何节约时间和提升效率。问题是,节约出来的时间做什么?是继续工作吗?确实,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但是别傻了,你以为人是机器啊?实际上,人每天集中精力的时刻是有限的,就像一个孩子,四十分钟的课堂,能集中十五分钟注意力,已经近乎天才了。

    节约下来的时间,用于休息、发展爱好、交际,以及阅读。

    举个例子,我一旦完成几个时间罐头,就会走出办公室,找人聊天。聊天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信息交流,还会刺激新的想法,而这一切都是在放松的愉悦的情境下完成的。当然,刷微信的时间是大大地有,看看有什么乐子。还可以看公众号文章、Ted演讲等。本来我想说还可以看电影,但我现在看电影已经比较少了,一部电影的时间还是太长了!

    吃饭穿衣,挑水砍柴,无非是道。不要把这些事都看成是无意义的。许多灵感,以及对学校或学生的感觉,就是在这种情境中发展出来的。

    但我这里,要重点说说阅读。

    关于教师阅读(休闲阅读也很重要,但不在话题之列),实际上许多人困惑颇多:

    1、不知道读什么书。

    2、感觉到读了记不住,也没用。最好的书也是当时兴奋,最后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没有什么改观。

    3、工作忙,没时间读书。也不见得说一定没时间读,忙碌中,关键是静不下心来读书。

    4、有些人经常在读书,也擅长写,然并卵。就是说,读书只成了装饰,对教育教学并无本质的促进,以为的促进只是自欺欺人。

    分享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另一篇文章的任务。我要讲的是自己的阅读方式。我的阅读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登山,一种是漫游。团队共读,或者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诸如皮亚杰这样的人,都是属于登山,经常也非常痛苦,但“‘一旦’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发展之根基,无此根基,则格局受限,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要说的重点,是漫游式阅读。因为登山式阅读,往往需要大块的时间且心无旁鹜,这在平时紧张的工作中是很难做到的,漫游如水,随时随地可以渗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里,方法很简单,读,大量地读,利用一切时间读但又不让自己很难受,而是顺其自然,或者说,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有人总觉得某本书或某几本书可以解决他的问题,所以总会让我推荐。假如我真的推荐了,实际他会发现并没有多少益处,或者看着挺好,实践中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实际上,解决你的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潜意识的观念,而不是你意识中知道的东西,而潜意识观念的形成或改进,是大量阅读,并用实践不断修正理解的过程。没有足够的数量无法抵达,而且没有人能真正地代替你选出适合你看的书(这并不是否定书目,但它只是参照,而不是圣旨)。

    理论联系实践在我看来,几乎是一种混账话。如果理论是指你大脑中的观念的话,它无须联系实践,它本来就代表了你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你的处理模式。如果它指书本上的知识,或被你记下来的知识的话,那么,它联系实践的唯一方式,就是转化成你的观念。而转化观念的方式也有许多种,但无论有多少种,本质上都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化。哪怕从尝试入手,也是从动作思维入手。而多数时候,我们靠的不是试一试,而是一种形式化的反思。

    2

    所以我所谓的“漫游”,很简单,就是指大量地翻书。

    它的原理,仍然是从环境(伟大人物、卓越者、所思考领域的优秀者)中汲取养分。无论你经验有多丰富,以往有多成功,如果你长期不从环境(当然,不仅仅指阅读,但阅读是最重要的)中汲取养分,久之,就容易盲目自大,而且不断地重复自身的模式。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今年的教室和去年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细节处会更成熟,但整。更可怕的是,你会觉得自己还不错,还会很轻视或忽略身边新生的力量,他们往往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们总觉得自己在思考,但从来不问,你凭什么思考?

    思想是一个建构过程,因此它需要在不断的对话中完成。而通过读书进行的持久的对话,是一种高品质的形式。(当然,它无法完全取代另外的形式)

    所以,我的漫游,就是在不同领域里长期地浸润。而选择在哪些领域里浸润,取决于我当前工作的主题。例如,做学校管理,我翻阅了大量管理方面的名著(尤其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并且始终跟踪着国外和国内一些大企业的发展(微信为这种跟踪也提供了方便)。这种阅读不是读一本两本或十本八本,而是几十本地日常性地读。在另外诸如纪律管理、道德教育、学科教学、认知发展等领域,读得还要更多。通常一个不大不小的主题,往往都有数十本的阅读量,而且,核心领域一直跟踪,有新书出来,看看目录,有价值的也会购进。

    书从哪里来?你怎么决定要买哪些书?如果你长期是一个漫游者,你就知道这不是一个问题,就像某些长期野外觅食的动物,它总知道食物在哪里并准确地找到,这是一种默会的经验,何况网络时代提供了如此的便利。

    时间从哪里来?这其实最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你将阅读当成休息的话(或促进休息,我经常用读书来催眠)。无须正襟危坐,而且除了个别的书,大半的书都要养成浏览的习惯,用最短的时间,迅速地领会它的意思。所以一半以上(还是低估了)的书都没有读完,有些甚至只是看了看目录和序言而已。

    我的许多自我训练,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例如,我现在心情平静,不会一惊一乍,就是长期自我情绪管理和心理训练的结果,这是数十本心理学及相关书籍阅读所赠予我的,让我不断地分析或静观自身的身心运行逻辑,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控制,从而掌控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要在班上训练孩子们的写作,你肯定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而你无论多努力,总摆脱不了原来的经验。而我的思维方式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跟我遭遇同样的问题,并且以非常好的方式解决掉了。我在思考和实践之前,要先把这个人“找到”。但我不知道他是谁,我就大量地搜购关于写作方面的书籍(我随手可以写十本以上的书名),我阅读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为了照抄(有时也会),而是通过丰富的刺激形成自己的观念,并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写作。当然,那些讲作文的书,无论卖得多好,我会一律屏蔽(许多人乐此不疲地读这些书),我选择的,都是真正关于写作的书,往往涉及多个领域。我不选作文书,根本处,就是一种见识。见识特别重要,其实就是挑选自己朋友圈的问题。那些人写作水平还不如我,他们讲作文的东西,怎么会入我法眼?(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观念格局完全不是我想要的)

    登山式阅读,往往是探索未知领域,但漫游式阅读,则未必一定如此。

    实际上,读到最后,“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感觉会很突出。你会发现,在同一主题领域,作者们讨论的,都是同一头“大象”,这并不意味着阅读是没有意义的。意义至少有两方面:一是你会遗忘,或者原本就没有建构,只是知道而已,那么反复的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过度学习,他通过长期的不断的提醒,帮你将那些更好的东西一点点地变成你的观念,变成你潜意识中的东西。二是你需要当下对照,需要通过阅读来刺激对当下工作的思考。我从这一点受益匪浅。当你要做某一件事时,就读读别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这往往会让你灵感如泉涌。

    在这里,非常重要的是自我训练。

    这几年,至少有几种自我训练,我从中深深获益。一是时间管理,这让我没有成为时间的奴役,反而有大量的时间漫游和休闲(包括刷微信)。二是情绪管理,这方面大量的研究,让我趋于平静,现在做校长,事情真是不少,但是内心非常的坚定和有控制感,从容不迫,反正经常处于愉悦之中,这在五年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但这就是我最近五年的日常状态。三是事务研究,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事务的结构(最近还打算开展新一轮的研究),并逐渐探索更适宜的工作方法,这让我逐渐摆脱经验的控制,而日渐迈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四、训练你自己

    总而言之,生命应该处于不断地创造之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种训练是没有终极的,而且总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更强。以聂明智校长为例,除了情怀与激情,他给我深刻的启发,就是执行力。无数次在一起聊天或研究工作,有一个想法出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手机,打电话叫来相关人员立即解决,效率之高,令人咋舌。但仔细想想也是,如果放在明天去做,我相信,80%的想法,就永远不会变成实践了。

    网上经常说,老师们工作繁忙,“起的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这是事实。但这个事实本身要加以分析。

    处于工作场景中的时间(包括在家备课)很长,但其中效益几何?就是说,假如你的时间是一笔资产的话,你是怎么投资的?如果连续记录一个老师一周的时间分配,可能会发现,分配在教学上的,比自己实际以为的,要少得多。许许多多的时间,都是在发呆、懈怠、闲聊、购物、刷微信等事情中无谓地消耗掉了。也就是说,实际上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无论是研究或备课时间,还是课程执行时间,包括花费在学生身上的时间)严重不足。至少我观察到,有许多老师,甚至经常不备课或匆匆看一眼就直接进教室了,不少人数年如一日地从来没有真正地进入教材或学生,而且越是这样的老师,越容易感叹“工作太忙了”。如果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将一天的时间安排数据化,这一结论将是触目惊心的,甚至会让本人感到吃惊。

    这种工作习惯导致了人的被动与无奈,并最终导致了生命的无意义。

    我并不是反对发呆或懈怠,我甚至不反对工作时间购物和刷微信,我可惜的是这种模糊一团的生命状态或职业状态:没有真正地工作,也没有真正地休息。白天应该精神不精神,晚上不应该精神却很精神;很晚才睡,早上又醒不来……(中枪者几何?)

    高效训练的一个窍门,就是分析自己的生物钟,或者训练自己形成适合的节奏并尽可能与工作时间保持一致。在自己精神最充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例如备课),在精力相对不济的时候,做一些机械的事(例如批作业和处理事务),然后在晚上,真正地进行休息。我本来也是夜猫子型的,有意识地训练后,形成了自己的节奏:

    早晨五点左右起床,到七点之前,或七点四十分(晨诵时间)之前,阅读或写作,或深度思考工作。这是最有效率的一段时间。

    晨诵至一二节课,听课,或做重要的事。

    九点半以后,实际上我就没有精力了,所以利用大课间休息,走走校园。后两节课,用于开会、谈话、了解情况,再有时间就翻翻书。

    十一点或十一点半过,就考虑“今天的午餐在哪里”。九点半到午睡前,就会有比较多的时间刷微信,回复邮件,处理琐事。

    十二点半左右午休,通常睡着会在二十分钟左右,还有在床上发呆,想问题的时间,一点半左右再度进入工作,可以高效工作两小时,然后就累了,处理邮件,开会,谈话……

    晚上最近放弃工作(当然时常不得不继续工作),跑步和洗漱,可能要占掉一小时左右或者更多一些,剩下的时间,就是阅读和思考,并将思考随时记录下来(包括使用手机便笺功能)。

    睡觉时间不等,九点至十一点之间居多。其实到晚上已经相当累,昨晚打算看个电影再睡,结果电影没看多久,就瞌睡得不行(才九点多),困得都没精力关电脑,直接合上睡觉,一觉睡到五点醒来。我基本上都是自然醒,最早四点,最晚六点。如果每每白天昏沉,晚上反而精神了,可能哪里就出问题了。

    如果你能够统计(或让朋友或同事帮忙相互监督)自己一天的时间利用,你可能会极大地提升自己的效率,并惊讶地发现,突然多出了许多时间,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反而成了一个问题。这种训练的回报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和品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自由感和意义感会大幅度提升,说白了,就是能够提升幸福感。

    我分享的“三板斧”,实际上还很粗糙,我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将它转化为我独特的方式甚至存在方式。而这种自我管理是一目了然的,并没有什么复杂深奥之处。

    有人说,是啊,看起来很简单,许多人只是缺乏坚持而已。

    真的如此么?从发展的角度,这显然又是一种误解。当一个人一边混日子,一边焦虑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如果一个人有了改变自我的愿望(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么,需要怎样的自我支持和环境支持,才有可能使这一切变得可能?显然,这不是本文的任务了,但值得每一个想要改变的人去思索。

    训练的主要内容远远不止这些。研究这种训练,也是我近年来的主要内容之一。接下来我会研究和开发一组相关的主题,例如,如何在二十小时之内,让一个新手教师能够轻松自如地控制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秩序(不是懂理论,而是能够实际操作并获得成功)。以前会觉得不可能,现在则明白了是完全可能达到的(许多老教师反而一辈子都没达到过)。

    随着运城国际学校的启动,我们会将这种训练进一步地职业化和专业化,不但运用到老师身上,也运用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只要你愿意,你也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智渊《一位教师的自我训练》2018-11-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lu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