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心理学笔记中,我们介绍了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主要观点,并对其科学性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同时也提到其理论的两处局限。今天我们要从皮亚杰理论的两处局限说起。先回述一遍。
局限之一:皮亚杰虽然给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阶段理论,但是,阶段之间是如何过渡和转变的,亦即是什么原因使得儿童的认知逐步发展完善,皮亚杰并未给出答案。
局限之二:研究方法说服力不够。皮亚杰热衷以问答的方式进行研究,但是儿童并未完全掌握语言,这可能会导致其低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儿童年龄越小,这个局限就越明显。
我们来依次聊聊这两个问题。
如何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
最靠谱的答案之一是神经元的成熟,也就是大脑的发育。
一个人所拥有的脑神经元种类,早在处于母亲子宫时,就已经完备了。有意思的是,神经元成熟的主要过程并非是新神经元的生长,而是清除多余神经元和构建联结。在婴儿发展的过程中,大脑会清除许多多余的神经元,从而使神经结构发生急速变化。与此同时,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结也在疯狂地生长,并在两岁时发展速度达到顶峰。而髓鞘质的形成将贯穿整个发展过程,即便是青少年的髓鞘质也并未完全发育完善。髓鞘质的生长源自练习,比如一个人30岁开始学习打网球,那么与打网球具体动作相关的髓鞘质回路依然在生长。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儿童额叶的髓鞘并未完全发育,而额叶是与约束力和意志力相关的。很多独立的实验证据表明婴儿是缺乏控制力的,这是因为其大脑中控制特定行为的大脑区域,也就是额叶,尚未被激活。因此,很多通过动作考察儿童认知的实验,都可能存在误差,因为实验的结果有可能因为岁数较小的儿童不能自由控制自身的动作而受到影响。
更好的儿童认知研究方法
皮亚杰热衷通过问答的形式研究,而由于儿童不可能很好地驾驭语言工具,所以其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对于没有语言能力且控制能力不足的婴儿来说,「注视时间」是一个更科学的研究指标。
比如你想研究婴儿对什么事物更感兴趣,你可以在他面前各呈现一只狗和一只猫的照片,然后观察婴儿会看哪一张照片,你可以从婴儿移动的眼珠中找到答案。要研究婴儿对脸庞的美、丑是否有辨别能力,可以在左边放一张美脸孔,右边放一张丑脸孔,然后观察婴儿是否更喜欢注视漂亮的那张。
婴儿同样存在行为习惯化的特征。你向婴儿反复呈现某物,婴儿会觉得这东西没什么意思;这时你向他呈现另一个物体,如果婴儿认为此物与之前出现的物体不同,婴儿的注视时间会变长。你可以通过注视时间的长短,来观察婴儿是否有能力发现新老物体间的区别。
再比如说,你给婴儿展示一些根本不该出现的事物,如果婴儿也觉得该事物出乎意料,那么他们会注视的更久。
说完了这两处明显的局限,我们再来讨论一个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争论——
不论是弗洛伊德还是皮亚杰,他们都相信,儿童的思维方式是整体上的改变,即认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而乔姆斯基则认为认知系统存在独立的模块,这几个模块并非是同步发展的。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地看待这个观点呢?因为这个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认知发展障碍类的疾病非常重要。认知发展障碍看上去只会对某一个模块产生损害,而不会损害其他模块。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孤独症。
孤独症:愿你的世界不会因社会所赋的孤独而寂寞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高达4:1。其典型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如果用独立模块理论来解释,我们可以说,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其社会功能模块出现了发展障碍,但并未严重影响到其他认知模块的发展,比如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并未表现出明显缺陷。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未能掌握语言,而且即使掌握了语言,他们也存在严重的社会认知障碍。
下面这个叫做「错误信念任务」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孤独症。
给患孤独症的孩子播放这样一段视频:
有一个叫马克西的小孩,他将球放进了橱柜里,然后离开了。然后进来第二个小孩,第二个小孩将球从橱柜中取出后放在了床下面。之后马克西回来了。
给患孤独症的孩子的问题是:马克西回来后首先会在哪里寻找球呢?
这是一个对心理的理解问题。社会认知正常的人都能够回答:马克西会到橱柜里找,尽管实际上球并不在那里。两三岁大的儿童会觉得这个任务很难,而四五岁大的儿童则能够通过这个任务。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则会遇到严重的问题。他们会说,哦,马克西正要去检查床下面。
关于孤独症,目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都不能给出完全的解释。可以肯定的是,孤独症并非某种形式的发育迟缓,而是一种发育障碍。我们在影视屏幕上看到的孤独症患者,通常具有某些方面的天才,比如《雨人》中的雷蒙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而实际上,大多数孤独症患者,不具备某方面特殊的能力。而且约3/4孤独症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即智力低下。
关于孤独症,且不论其谜底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揭开,抛开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剖析,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关注:我们的社会是否具备正视和拥抱他们的能力。大部分的孤独症患者,只是社会认知功能存在很大障碍,并未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他们确实不太可能和已有的社会完全融入,他们是某种意义上的外星人,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孤独这两个字在这个病症上极富表达意义,他们不理解现存的这个社会的逻辑。他们孤独,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心理认知系统。社会,应该在给他们贴上孤独标签的同时,还应予以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这是一个认知程度足够高的社会应有的水准。
斑马的比喻和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Bloom教授说:假设你讨厌婴儿,讨厌儿童,认为他们不可爱,他们很丑陋,你不想有孩子,也不想去研究他们,你对我们探讨儿童觉得厌烦——没关系,但即使你对儿童不感兴趣,却依然有很多理由促使你去研究发展心理学,因为它可以解释成人的问题。
斯蒂芬·杰·古尔德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斑马是带有白色条纹的黑色动物,还是带有黑色条纹的白色动物?”就算你对着成年斑马看上一整天也永远找不出答案,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你应当去观察斑马的发育过程,观察斑马的胚胎演化——这就是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这就是发展心理学的普遍性意义。
用达西·汤普森的一句话作为本篇结尾:万物如此,皆因其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