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动力性治疗的特征
1关注情感的影响和表达
2探讨病人回避特定话题的努力或阻碍治疗进展的行为(阻抗)
3辨识病人行为、思维、情绪、经验和关系的模式
4强调过去的经历(因果决定论)
5关注人际经历(客体关系)
6强调治疗关系(移情和治疗联盟)
7对愿望、梦和幻想的探索(将潜意识意识化)
精神分析实践者的信念:
1深入了解自己将产生复杂积极的效果
2诚实,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这里的诚实指两部分,一是放弃防御,二是以真我代替假我,假我是以迎合外部世界(人、价值观)而建立的自体,自体重建,即建立真实、稳固、灵活的自体
3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最佳准备是当事人自己接受分析治疗
概念解释:
阻抗:
由于潜意识的矛盾情节,病人出现的回避和不够合作的情况,病人潜意识对治疗的抗拒力,以防止痛苦在意识中重现。弗洛伊德将阻抗分为意识阻抗和潜意识阻抗两种。
意识阻抗:是指由于病人的羞怯、恐惧、不信任等引起的,不肯多谈与暴露不够
潜意识阻抗:由于潜意识的抵抗掩盖了被压抑的内容,包括自我阻抗、本我阻抗和超我阻抗,防止不能接受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变成意识,克服这类阻抗需要较大的力量。弗洛伊德在1900年就论断“任何阻碍分析工作进程的情形都是阻抗” 阻抗越强烈,歪曲就越严重。
防御:
是自我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就会以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自我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重要能引起个体焦虑与攻击性。
当一个人有一段痛苦地经历或情绪的时候,可以调动我的自我功能,把它排斥在意识范围之外,也就是说那些东西在,但感觉不到它。
成人的防御机制和婴儿的防御机制是非常不同的,成人的防御机制更加成熟,保护的力量更强。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成年期还使用婴儿的防御机制的话,这个人可能是神经症或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所以对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之一是防御机制是原始的还是成熟的,这个人的整个人格,是不是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客体关系:
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他人),指存在于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关注外部客体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研究个体的心智在环境中,与他人关系中发展的过程,客体关系涉及心智的内部与外部世界。
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治疗联盟:
指病人与治疗师之间的非神经症性的,合理的,理性的,和谐的,真实的,互动的操作性和建设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使得病人能够在分析情境中有目的的工作。
注:近期整理关于精神分析的学习,学习内容结合曾奇峰老师的精神分析课程,以及精神分析相关书籍、资料
学习书籍参考: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自体的分析》
《自体的重建》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投射性认同与内射性认同》
《母爱的羁绊》
《自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