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交作业了。我才开始慌慌张张地准备。
首先要确定题材。嗯,就写《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吧,一是自己可以再次快速过一遍书,解决一下自己当前关于人际关系的问题,顺便就可以整理成文章了。一举两得。
我开始用「16格笔记法」进行提取关键字。可是我觉得书中的内容太好了,这句也想看,那句也想看。开始怀疑这种读书方法了,这样囫囵吞枣的方式我很反感,让自己很不踏实。更严重的是,我开始犯困,看着看着就像睡觉了,全身没有精神。我有一种自责和焦躁的情绪。
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玩了一会儿手机。好点了。
继续写吧。可是发现自己无从下笔。
算了,换个主题吧。比如,只写某一个点,从刚才看书的过程当中有个印象就是要「看得见别人的好」,翻了翻《好好说话》这本书,里面提到了随喜别人。又想到笑来老师也写过文章《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我翻了翻,没有耐心看下去。都是金句,都是好内容,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而且自己只是觉得重要,没法输出……
于是,烦躁,愤怒,拍桌子……
我想到了「辉哥奇谭」辉哥写过的文章《接纳烦躁》,写到自己因为燥热而无法专心写作,意识到自己在抱怨的时候必须接纳这种烦躁。于是仅仅是把内心的烦躁写下来,不逃避,客观地直视。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有点好了。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1. 平时输出太少,以至于在deadline来临的时候着急焦虑,虽然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没有一点积累和基础,deadline就是死亡线。
2. 不要抱怨方法,方法都是有用的,是自己的问题,方法都是为目标服务的,方法都是有使用规范的。平时就要多用,不至于直面问题的时候手忙脚乱。
3. 出现情绪的处理方式,第一步先接纳,直面它,可以写下来,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不是手忙脚乱拍桌子瞪眼睛。我在想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出现情绪怎么办?我会多做深呼吸,多想想本来的目标是什么,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4. 我太追求脆弱的完美主义了,很多事情都是做着做着就做好了,一个问题的处理框架是做着做着、写着写着就清晰了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完美的、清晰的。
接受平凡的自己,普通不是无能。
最后,抄了标题。(⊙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