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做到了,只言片语,除了临时做的笔记,如果再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用三两句话充实一下自己笔记的精髓,那样读者更能读懂,读透。加油,弄得挺好!”
“看你想做成什么类型,如果是分享的话,就要多分析,深入一点;如果只是自己的一些笔记或者像以前的QQ空间的话,多一些感触吧。感觉这个名字取的很棒,内容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因为东西很多都涉猎,每一点讲的又不详细,就有些不知所云。”
“点赞算不算支持”“必须算啊,么么(飞吻)~”
“猪猪,你读了以后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们是一起去听的论坛、所以我知道你表达的意思、总结的挺好的”
“海丽你看过以后呢?” “太简单了,停留在表面,感觉只是把别人讲的东西罗列了出来,缺少自己的深度分析。”
上一次跟大家分享《树立自己的品牌》,原始想法是简简单单把干货甩给大家,万万没想到、是我想的太简单。于是这两天又按自己的理解梳理一下,重新展现出来。
NO.1:紧跟政策的趋势
通俗来讲,就是说国家重视和支持什么、你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只要实现的过程和方法没有大问题,你的发展也不会太差。相反,如果方向不对,那么再多的努力也势必会徒劳无功,收效甚微。
林伟贤老师讲“政策就是趋势,趋势就是商机”;艾丰老师在“三个定律”中的第一条便讲“虚实结合”,这个“实”指的就是社会的大环境、国家的政策与发展趋势。对有资本的人来说,发现合适的商机去投资,财富便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对于我们初入社会的平常人来说,学习、找工作、甚至是创业,第一步尤为重要,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去适应大环境、如何让自己所做的事情符合政策的发展趋势。就比如前几年热炒房地产,不少人从中受益;现如今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就又是一个好机遇。此外,我们都知道社会经历了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就需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将传统行为与互联网思维嫁接起来。
这些都是趋势,但在我自己看来,紧跟趋势不是人云亦云,还是要打造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人的话不是毫无理由,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自己原来的行业里“业精于勤”,再找到合适的机会顺应所谓的“趋势”;最忌讳的是不经认真考虑便跟着“潮流”走,运气好的话可以顺流漂向岸边,运气不好被浪潮打得晕头转向也不一定。
NO.2:如何创新
创新,从小听到大的一个词,但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有创新的能力,一直觉得创新是一个人的天分,不是轻易能学得来的。创新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说: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在论坛上,新浪大连的市场总监相玟希(一个很有气质的美女姐姐)从如何运作一场漂亮的营销事件这个角度答复提问群众时讲到,创新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容上,要注意产品设计和文字特点的抓取;在形式上,要注意资源的整合;延伸到其他领域来看,这个规律同样适用。如果单单喊口号“创新就是要突破常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似乎是一段空话;也就是说,创新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创新呢?资源怎么整合?当然必须要先有足够的资源进行选择。所以,首先,知识是创新的动力;快速学习前人的各种经验心得,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包括物理、化学、工程、数学、哲学等等知识,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到一起,构造自己的理论或者产品;这也是创新的最高境界,目标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能够更好的帮助别人,而实现方法便是不断学习知识和融会贯通。其次,跟踪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在别人较好的框架之下,做对方未完成的或者改进对方已经完成的东西;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总能看出点以前看不到的东西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更好;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真的很有用。再者,多做尝试,在原有产品或者思想上,增加一点、减少一点,看是不是更能满足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小,所以建议在闲下来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时间尝试,要是不小心撞上了不也是达成创新目标的美事一桩?到底怎么做,看个人选择,一开始实现不了大目标,那我们把实现创新的顺序反过来进行一步步尝试也未尝不可。
NO.3:优点放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有谁比谁厉害很多,只是在不同领域而已。最近和好朋友A聊天,她说自己有点自卑,本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好多事情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实际上她的故事是这样的,本科班里第一批入党,而且是唯一一个女生,保研到现在的学校,大四时公费去法国交流学习了半年,而她绝对的大长腿美女……我想到了以前也有好朋友B,本身非常优秀,大学里成绩很好,长得漂亮,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朋友都很喜欢她,找工作到某知名公司,但她给我的信息常常是:别人都很优秀但自己很差劲……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有人夸自己时总觉得担当不起,看着别人都金光闪闪,而自己曾经很努力地去做一些事情,结果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偶尔有一两项奖励,还觉得是运气好或者本身评比就很水……“不自信”像是一个魔咒,阻碍很多人的发展。但我觉得这几位姑娘最大的优点也许就是一直努力着没有轻易放弃,比如说好友A,她说是自己实力不够但运气很好,其实运气好也是有实力在里面影响的,是别人看到而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光芒。
上面说的似乎有点偏离主题,现在回归正题,“优点放大”给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案例是今日头条大连总经理讲他自己的故事,原本是学艺术出身,会拉二胡,在一次表演时结缘今日头条,转行进入媒体界,成为八零后总经理;后来在经理级别的会议上,他又因为会拉二胡而受到上级关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将自己的优点放大,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便利,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机会,也为走入新的领域起到打造敲门砖的作用。“优点放大”的前提是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比如能说会道擅长辩论、比如思维缜密、比如外语学得好、比如有着唱歌跳舞乐器等才艺、比如能写会画或者文案做的好、甚至是上面所说的有着一颗努力向上不轻易放弃的心;接下来,只要将自己的优点放大,便能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有所助益。
NO.4: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是杨子云老先生在论坛中对我们青年人寄语,而我第一次将这个词记入笔记本记在脑海里是初中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时候,前因后果记不清楚,唯独这个词到现在也没忘记。杨老告诉我们的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些道理,明确目标、发现兴趣、好好学习、多积累、然后才能厚积薄发,没有谁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
大四期间九个月的实习也让我对工作和学习这件事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事们为了一个项目(也或者说是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拜访客户、有晚上聚餐完还回办公室通宵做投标文件的、有在火车上开电话会议或者处理文件的、也有时刻不松懈英语学习和健身锻炼的;相比之下,现在刚刚步入社会或者还在校园里的我们,想想上课睡觉、工作喊累的时候也是挺惭愧。但我更愿意相信大学前后是一个过渡阶段,大部分人是向真正成为有担当的成年人转变的时候,惭愧不怕、有错误不怕、意识到问题并去提高和改变就可以了。要散发出能量,必须有收集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会枯燥、也许会繁琐、也许周围还有很多诱惑,没关系,越是“难”的事情做到了越能证明你的能力,也只有坚持积累够了足够的能量,才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知道“厚积薄发”,还要注意活学活用,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记住: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NO.5:分享与连接
连接改变生活、带来生意全新的变革。这个主题原本是说一些小企业如何连接到,提高效率、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收益;对我们每个个体来说也是如此,单打独斗也许能逞一时之勇,但总是难成规模。在做好自己那部分事情的同时,学会与人分享,与社会中的人连接起来,进行思想风暴,进行团队合作,进行相互扶持,能达到1+1>2的效果。前段时间关注一些原创公众号,他们似乎构成了一个网络,字里行间看得出有一些是见过面有过线下交流的好朋友,有一些可能只是线上关注而没有见过其他交流,他们互相推荐好的文章和公号,往小了说为他们的关注量提高提供了帮助,往大了说则为知识、思想、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8月份那段时间关注了两个人做的公号,都是同龄人,都是自己学习和工作之余做一点喜欢的事情,风格不同但也都挺喜欢,和她们交流后也发现都是很乐于分享的人。一个是[乌素],一个是[胥大米];大家可以搜来看一下。至于我自己,距离上个月心血来潮已经过了一个月,然后就是因为没时间、或者没感觉、或者怕写了不好对大家没帮助浪费大家时间、所以就耽搁下来了。有人问起的时候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今天终于把这个重新整理了出来;不过以后也不一定能坚持,到时候就看心情啦。毕竟开学了还要好好做科研的[哭],这是正事。
NO.6: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深度思维
先反思一下,记得有一次玩“狼人杀”游戏,有的人分析的很有条理,有的人则不太有逻辑,我就是那个被说“没有逻辑”的玩家;再有妈妈有时候也会说我讲话讲不清楚,其实自己意识不到,不过这些评价给我的信息是我确实不太善于表达,往深了将就是思维不够系统;而有时候听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又常常会感到自己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也就是思维不够深刻。所以我其实很郁闷,如果朋友们对我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
自己都没有做好的事情实在不好意思跟别人讲,所以这里就只是提出问题吧,现在的我们存在太多的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的消息获取,常常媒体上出现一些热门的事件,朋友圈、微博便刷爆一遍,没过几天便归于平静;再者大学里的学习,太多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考完试书本一扔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的记不起多少;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有一定的好处,有一段时间曾感觉到知识挺渊博,似乎什么都懂点,似乎自己很厉害,有的课复习一两天就能轻轻松松八九十分;但时间长了我便感觉到空虚,这些东西到底留下了些什么?这些东西如何内化为一个人的能力?尤其是现在,读研或者工作以后肯定不能再轻轻松松像以前一样只通过考试就行,需要结合很多知识或者经验来更好的完成手头的研究或者项目,这时能够系统和深刻地思考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我正在学着去锻炼思维的逻辑性、整体性、系统性、深刻性;有同感的朋友我们以后也可以一起交流经验。
PS:懒癌患者一只,但还没有放弃治疗,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说是分享,其实是为自己而写,就想看看能写到什么程度。
上一篇简单版笔记在这里: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DQxNTAxOQ==&mid=2247483661&idx=1&sn=9020df98dd346bf52f28498f20828356&scene=4#wechat_redirec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