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没有给自己压力,随性一些地预留时间加强自我认知,然后有了一些心得,记录一下。
事情起源是,我这半年以来,拖延症、注意力分散等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几乎到了难以正常工作的程度,表现为:我在工作时间范围内(8:30-12:00am,2:00-5:30pm),几乎只在临近下班(11:30-12:00am)以及下午下班后,才开始工作,然后正常上班时间内无法完成工作内容,导致下班后带一堆工作的东西回家,妄图自己会完成工作任务。而其余正常上班时间,都在进行一个令人无奈的循环:强迫自己认真工作-无法集中注意力-逛一下淘宝-关掉-看一下KOL的公众号-做做笔记-咦,又有新概念-百度一下-咦,又有相关新概念-了解一下吧,就当学习了-然后各种发散思维-完全忘记自己到底想看什么-发现要临近下班了-赶紧工作-工作效率并不高。
为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我曾经做过许多努力,阅读提高工作效率的书,加强自我认知等等。书里大多都在说,一天的开端是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这时候最适合处理棘手的工作、学习重要的内容和知识等等,然而事实证明,这种看来全世界的时间管理大师都在说的“有效方法”,放到我身上是完全失效的。反复实践之后发现,我在一天工作的开端,是完全无法投入进入一项复杂的工作的;而在自我认知方面,我也产生过各种脑回路。
脑回路一是:我可能是对工作产生了极其严重的逆反和抵触心理,这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对于新岗位没有适应,我的适应能力为什么这么差,有没有什么可以提高适应能力的办法;
脑回路二是:我可能天生不适合做景观这一行,这一行主观意愿太强了,无论甲方乙方,其实最后还是看当地的领导的个人喜好以及项目预算,由此决定一个项目的最终美观程度,与我个人没有关系,由此怀疑这个行业的个人成就获得感实在太差了;
脑回路三是:不行,我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然后寻找各种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冥想-打坐-身体扫描法-番茄钟工作法等等。
然后,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一次非常小的改变,让我突然好像打开了一个可能改变和提升的口子。
那天改变的契机就是,我放下旧有观念,只是听凭直觉,处理我最想处理的事情,注意,是我最想处理的事情,它并非是最容易处理的事情,然后我当下立即投入,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成,那时候距离上班不过半小时,要知道,放在过去,那时候的我还在工作和无法集中注意力之间挣扎,但是,那一天不同,我以极其容易投入的状态,快速处理完了手上的第一宗工作,获得了当天的第一宗精神满足,给了当天的自己第一宗精神奖励。
就是这一次小小的改变,让我发现,对于我这种重度无法集中注意力患者,从最想入手的工作开始处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或者说是最适合我的方法。
一双鞋于你而言是否合脚,你要看的不单是时尚杂志,也要去亲自试穿;
一个姑娘于你而言是否合适,你要看的不单是她的朋友圈,也要去逐步接触;
一个工作岗位于你而言是否匹配,你要看的不单是岗位描述,也要去行业内部亲自了解。
事情和人,往往也可能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普世的方法论,不如你的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