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一些人谈话中无所不知引经据典,可是却免不了一生潦倒。《百年孤独》接近尾声时写道,“奥雷良诺第一次明白,他学习语言的本领,他的万宝全书似的知识,他未经了解就能详细地回忆起遥远的地方的那种罕见的才能,就跟他女人那只宝石箱子一样毫无用处”。确实如此,考官、面试官不会破格选拔专业技能不足的万事通,亦不能“有书饮水饱”,书中更无法像田螺姑娘一般直接走出个“颜如玉”来。
如果本质上看书是一件百无一用的事,你还会看书吗?
你急于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等用处来排山倒海地反驳我,但是暂且容我道来。
也许精气神可以看出人的道行。然而,且不论看书对气质是否或多大程度上有影响,如若想表现得惊为天人,或温文儒雅的气质,刻意去假装或表演,都可能比腹有诗书本身有用多了。
唯一显而易见的优势,大抵只有平时生活中向亲朋好友掉书袋了,可是即使有听众喜欢,又应当以此作为目的吗?
问题在于,很多人看书逐渐为了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于是有意无意地傲慢起来,孤芳自赏,看不起他人。如果有人只是读了点书,就忍不住卖弄才学,甚至恃才傲物、自以为是,对人对事充满了先入为主的确认性偏差,不仅听不进别人的观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那么看书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了。以为思想境界拓宽了,实则更加狭隘了。出于这种目的看书,有用不如无用。
而且,身处一个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的国家,周围充斥的是追剧和打游戏。看书这件事,注定只能自娱自乐。
至于不依不饶追问看书是否有用的我,这些年来,越来越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了。说来可笑,有时候会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选择间患得患失,大到人生走向,小到一个碎片化的时间应该做什么,就算是两个都有用的选择,还忍不住要进一步权衡其用处大小,在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和看书补益精神之间犹豫不决,得失心已然病入膏肓。
可是说到底,宇宙或者造物主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如果是出于有用,那么想必把人类设计得能造福地球,而不是浑身bug还任其肆意发展,然后把环境破坏得乌烟瘴气了。每天耗费无数资源,究竟图什么呢。
何况,即使看书有用,大概也是性价比极低的、不值得投入的事。比如有的人,情商浑然天成,是我哪怕读够100本人际交往方面的书也无法企及的。如果走这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付出与回报极不划算。更遑论专业知识方面,读过几本书,也止步于粗通皮毛,尽管和门外汉差别昭彰,但可能终究比不了科班出身。
那么有没有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呢?
蒙田说:“我年轻的时候为了炫耀而读书,后来为了自己聪明而读书,而现在,我更多地为自己快乐而读书。”
毛姆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故障的汽车。但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圆满而感快乐,如果你们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
至于看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连人生本身的意义,多少天赋异禀的哲学家皓首穷经都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又何苦劳心费力呢。也许最终发现就是蔡康永所说“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从这个角度出发,看书也不失为一种,培养不带任何功利心做事的能力的方法之一。
权当是,“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