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鸣
几年前我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希望可以在35岁之前出一本书。然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个现在看来有点傻气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查到的答案总结下来也就四个字:多看,多写。这个结果一方面粉碎了我的侥幸心理,让我知道写作没有捷径;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一些信心,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天赋上的不足。从那时候开始,阅读成了写作的一项必需的训练。
写作初期我的写作方向是网络文学创作。当时智能手机刚刚兴起,我用3.5寸屏的手机日夜不分地看网文。大概看了几百万字之后,眼睛产生强烈的刺痛。我意识到手机不是一个友好的阅读工具。然后我入手了一部 Kindle 4,从此我就成了Kindle 阅读器的忠实用户。后来Kindle推出触摸屏的新产品,使用体验比Kindle 4 有了质的飞跃,于是我又入手了一台入门级别的Kindle。
新旧两款入门级Kindle阅读器,新版(右边白色)握感更佳最近几年来,我一直习惯用Kindle看书。对比手机和平板电脑,Kindle在阅读体验上更接近纸书,长时间阅读之下,眼睛也不容易疲劳。Kindle阅读器的好处就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每次出门我的背包里都会塞进几件固定物品:一支中性笔,一个硬皮笔记本,一部Kindle。这些习惯让我在写作上获得更多仪式感,那感觉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时刻带着自己的武器闯江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坐在凉风习习的阳台上用Kindle看一下午的电子书,这是一种绝佳的精神享受。每每这些时候,我都想起梭罗的名句:虽然我不是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几年来我看的书不算多,总量大概也就一百多本。一方面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写小说,另一方面是自己看书慢。当然我也知道一些快速阅读方面的技巧。但我认为快速阅读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书,尤其是文学作品。我认为文学作品的精华并不是故事的骨架,而在于作品的行文,阅读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所以会有那么多文学大师对自己写出来的文字精雕细琢,甚至于走火入魔,会为一个逗号的去留纠结一天。而我身为一个写作者,也需要去体验文字的魅力,努力去提高作品语言的感染力。我看过的这些书里头,但凡是看完的书,我一般都看得比较慢,也怀着品味的心态去阅读。而有些对自己产生触动的书还会周期性反复阅读。不过,对自己阅读量偏低的现状,有一个时期我也感到焦虑。这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它诞生出无数优秀的作品。我焦虑的原因可能挺可笑的:我总是担心自己会错过一些精华作品,不能尽数享用它们带给我的美好体验。这世上有那么多的好书,好电影,好动漫,我怎么可能看得完?
后来我这样开导自己: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注定会有错过;而那些美好的相逢都是缘分使然,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而对于好作品的发现,要怀着随缘的心态,也要付出多尝试的行动。我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少,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囤书党。生怕自己错过好书,囤了一大堆,但大部分的书都没有时间看。后来可能在各种压力之下强迫自己要看完。于是用了各种快速阅读的方式,囫囵吞枣地匆匆看一遍,只接收到一些表面的东西,甚至连主要的概念都没有理解。只觉得自己的目光从头到尾扫过一本书,就是对这本书最大的尊重,对这本书日后永久蒙尘的际遇也有了心安理得的理由。阅读像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这种情况在我自己身上也有发生过。我买过一些好评较高的书,但后来发现这些书并不适合自己,又或者时机未到心态不正,看得很辛苦。有些书看个开头好像还不错,但越往后看就越是看不下去,因为它们需要读者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诗词基础,读这本书会味如嚼蜡。而读者迫于书钱已花,总想拿回一些收获,哪怕这个过程伴随着痛苦。这种不能吃亏的心态容易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身心疲惫,而且这是一种亏上加亏的做法,不光亏了银子,还亏了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去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会是一种更好的体验,也能有更多有益的收获。
当我了解到亚马逊平台提供 kindle unlimited (电子书包月无限阅读)服务之后,我没有怎么考虑就开通了。我认为这项服务可以有效促进我的阅读,至少它可以让我的囤书心理得到解放。
首先,它可以一定程度上给我施加压力,督促我看书。这个电子书包月服务目前是每月12元,大概就是一两本电子书的价钱。所以如果我一个月可以看完两本书,我就不会亏。对我来说这个数量难度也不算大,在阅读量比较大的时期,我一个月可以看完十几本书。这项服务有包年和包月两种付费方式,我个人更倾向于包月的方式。以前我在健身房办过两次卡,一次是一年无限卡,一次是月份次数卡。月卡的效果明显比年卡要好很多,它在心理上的暗示要比年卡强烈。较短的时间容易让人产生紧迫感,阶段性的产出也更容易量化。就我自己来说,我的目标定得不高,每个月看完两本书就好。
第二点,我不用担心花了书钱而强迫自己看一些并不感兴趣的书。 kindle unlimited 书库里有很多世界名著,慕名之下我借阅了不少经典名著,只不过后来发现有一些书其实并不合我口味,勉强看下去痛苦多于快乐。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把这些不太喜欢的书及时归还,这样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用在这里我觉得挺合适的。我不知道大家如何解读这句话,我认为它在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并非教唆我们消极地逃离,消极地享乐;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寻常小事里尽量多地发现乐趣,在每一个当下的时刻发现事物的美感,并努力提升生活的品质。对借阅的书籍进行大胆的取舍,这是一种避免盲目囤书的有效手段。
第三点,这项服务特别适合进行主题阅读。 kindle unlimited 相当于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书馆,当我打算主题阅读或者需要搜集资料的时候,我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若干本书来看。这时候我看书的速度会比较快,有的书只看一下目录,粗略浏览一下内容,感兴趣的章节或者段落就看一下。需要精读的内容可能在笔记本里标记出来,方便之后精读。前年某个时期,我对身心灵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一个月内看十几本相关的电子书,大概花了一百多块的书钱(电子书价格偏低也是一个好处)。如果当时就有这项服务,主题阅读方面的花费就更低了。
kindle unlimited 目前有一个限制:一次最多借阅十本书,如果我想看第十一本书,我需要把其中一本归还,腾出空位之后才能再借阅。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太好的体验,而我却觉得这反而是一件好事。首先,开通服务之后,我拥用整个kindle unlimited 书库的阅读权,可以随时看任何一本书。在资源占用上我并没有损失。第二,数量上的限制可以让我的书架更加整洁,避免成为囤书党,只囤不看。几年前我网购了Kindle 4,商家附送很多电子书资源。我一股脑把这些电子书都拖进Kindle里面,结果我的Kindle 成了一个图书馆,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也很凌乱。那一个月里,我就是不断地翻看这些电子书。这本看两三页,那本看两三页,结果一个月下来,翻看过几十本书,但没有一本看完,阅读效果很差。后来我把所有内容都清空,只放进几本自己特别想看的书。书架整洁了,也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我建议有意在写作上深造的朋友尝试一下这项服务,对写作者而言,大量阅读真的很有必要。我在去年8月份当了简书首页审稿员,从8月份之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快速提高。在看过大量文章之后,我了解投稿文章的平均水平,我对文章的质量更容易“量化”,至少容易判断出一篇文章的档次。当我见过90分的文章之后,我知道文章还可以写得这么好,哪怕我现在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但这是我努力提高的方向;我知道80%的文章分数都低于70分,只要我的写文能力达到70分的水平,那么我就能胜过80%的作者。有过大量阅读之后,作者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处于哪个位置,也知道自己的作品跟优秀作品之间差距在哪些地方,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
当了半年审稿员,我发现可写的题材变少了。这段时间的编辑经验让我知道,以前觉得不错的题材,现在已经没有写出来的必要。所以,当一个作者有过大量阅读经验之后,他的作品审美观会更接近出版编辑,他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真的好。他知道怎样写作更容易获得大众和编辑的认同,从前一些不成熟的写作想法也会弃用。
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说,不管对重度阅读者还是对写作者,我认为 kindle unlimited 是一项不错的服务。如果你不确定这个服务对你是不是有效,你可以花 0.1元去试用一个星期。如果采用每月续租的方式,还可以随时退订这款服务,自由度挺高的。
写作这些年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写长篇小说,基本上是看得多写得少,精神世界的输入长期不足。到了我现在这个阶段,我慢慢意识到阅读量少会成为我个人发展的瓶颈,增加阅读量是我今年发展计划里的重要一项。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计划,不妨也试试 kindle unlimited。
网友评论
这句话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