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就喜欢买书看书,在床头总放着一本或两本喜欢的书。在睡觉前就会拿起书本,看看,写写感悟,这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段日子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休养,我习惯地拿着书边看边写点感悟。家人看了总是笑着说:“看这些书有何用?别看了。”
有时,亲戚来家里坐,看到我在看书,因为心疼我也会说:“别看了,看这些书有什么用?伤眼伤脑子。好好休息,没事就看电视,开开心心。”每每听到他们的规劝,我立刻把书放下。

后来,我经常问自己:看书到底有什么用?
的确,在这琐琐碎碎的生活中,在功利的现实面前,在冰冷甚至残酷的世界里,文学,看书是渺小的,轻如鸿毛甚至是多余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被抖音,电视,手机,电脑这些东西所充斥。大家每天都很忙,忙到没有一点点时间拿起书本来看一看,读一读。有时就算有了时间却沉不下心来,所以也只好作罢。
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再多的珍宝,如果不去行动去开掘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生活不只是朝九晚五;生活不只是房子和票子;生活不只是柴米和油盐。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心灵,内心的渴望,精神的充盈。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来,叫人品味生活。给人益处多多,这种幸福别无取代。”真的很有道理。
同样在病床上,受病魔的困扰,有的人百无聊赖,自己陷入恐惧、迷茫、害怕当中。而那些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余华的《活着》,读过莫言的《生死疲劳》,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就知道这些作品再现给我们的是人生的苦,生存的不易,洋溢着人性的光辉,美丽向死而生的豁达、宽广。如果有阅读这些作品,第一,能打发被病魔困在病床上的大把时间;第二,这些作品的底蕴和象征启示在一种程度给予力量;第三,能在心灵上或多或少改成你安抚和温暖。
当然。当我们脑子里有曹雪芹,有贾平凹,有余秋雨老板不会给我们加薪,相亲不会给我们加分,买东西没有打折。可是当我们面对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生死病老时,我们显得多么渺小,微无足道。甚至无能为力,身体耐何病魔如此折腾,上下打压。这时,我们所看过的书就发挥了主要作用。
总觉得以书为伴,清静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和书相牵,美名相传。书乃圣洁之品,神秘之物。书是净化心灵,愉悦心性;陶冶晨操,健全人格,了解政治,洞悉历史的宝典。

书给我们心灵注入养料,心灵驱散黑暗,给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滋补。给心灵一种强大的力量,激励我们努力向前,积极乐观。让我们变得更加饱满而有力,让我们变得更加柔软而轻盈有爱。
不管什么时候,我还是要说,我会一直看书。不管看书有什么用,只要能让我有一瞬间的感动,只要能给我一点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