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背古诗词,脱口而出的都是唐诗宋词占比最大,鲜少有明诗明词,我总是纳闷,为何明朝历经276年,有才的文人那么多,诗词产量却很少,而且还不咋出名,少还不精,为什么呢?难道是诗,词,曲都被唐宋元撸完了,那就来个谣也行啊,明谣民谣?
简明扼要的回顾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明珠—诗歌,从《诗经》《楚辞》来,中国的诗歌一直递进式发展,直到近代的蜕变。在汉朝时期,推动五言体诗歌的繁荣是从乐府诗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诗风融合音律成熟,也为后来的唐诗奠定了基础。唐朝,不仅是诗的鼎盛时期,还是词的起步阶段,那时的宫廷文人科举,全国上下都兴起作诗,聊天有时对对子,真是出口成诗。而到了宋朝,词发展到了顶峰,诗当然也另辟蹊跷,创造了第二高峰。元朝时期,诗词衰落,但元曲异军突起,清朝,诗词中兴,形成第三高峰,那么,为何独独的明朝却成了诗词的荒漠之地呢?
在我有限的历史知识里,谈点个人想法,明朝诗歌为何衰落。
一方面.有个多疑且不爱好诗词还重农轻商的董事长。
明朝第一任老大朱元璋上台,推行历史上最严格的文字狱,稍不留意,文人写的诗词有可能被解读出了讽刺皇上的意思,随时有可能被腰斩的可能。另外明朝特产----锦衣卫的加持,监督文武百官,导致有点学识的人都不敢作诗。
朱元璋时期,就通过文字狱捕风捉影杀了明朝最杰出的诗人高启,直接导致了明朝诗歌的衰落。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台阁体”。
另一方面,国家政策,考试内容改革。
唐朝以诗为考试内容,诗作的空前盛行与科举考试密不可分,因唐代科举考试以诗文取胜,促使大批读书人埋头于诗书中,从而促进了唐诗的发展与繁荣,造就了一大批诗人。闻一多先生说“唐代是一个诗的国度”不是没有道理,其中《全唐诗》共收录48900多首,作者2200多人。
而明朝,国家通过科举考试筛选人才,考试内容非唐朝的作诗,而是写八股文。
文人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一部分是为了“功名富贵”,一部分是为国效力,看过《儒林外史》就知道,不管贫农富家子弟,大多文人参加科举考试为了谋个一官半职。尽管这是一本描写清朝时期的儒生形象,但科举八股文从明朝就开始了。文人都不兴作诗娱乐了,而是参加严格的科举,就连首辅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也不例外,还有富家子弟王守仁,戚继光,他们才不追求现实安稳,而是努力考个一官半职当公务员,为国为民效力。所以明朝史上就有了许多有名的大臣,比如:杨士奇,张居正,于谦,刘基,海瑞,方孝孺,郑和,杨廷和,解缙,王守仁,胡宗宪,戚继光,徐达,王阳明,宋濂,杨溥,杨荣,高拱,袁崇焕。。。。。
当然,明朝要么不出,一出就一鸣惊人,明代第一才子杨慎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绝唱,不仅成为《三国演义》开篇词,还成为电视剧主题曲。那就是家喻户晓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他能写出千古绝唱,也是因为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历经沧桑磨难才能感慨万千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