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校”或许是种心态

“名校”或许是种心态

作者: 小夏lzu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22:32 被阅读0次

昨天,看到了《中国青年报》微信端发布的2017年清华顶级奖学金(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候选人的简历,受到很深的触动。毫无疑问的学霸,各种满分,各种极难科目的满分。网上一片哭天喊地要回炉重造的、膝盖跪碎的、大呼非人类的,在“别人家孩子”光辉下碎成渣渣的,还有人提出“清华人为什么每天有60个小时,而我只有6个小时”(有没有想到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有时候,看到这些“大牛”的经历,我们常常会有很多很多其他因素跳出来,无论是“自嘲”还是“质疑”,只是为了给“平凡的我们”一些退路,一块安全区,一点自我安慰以及一些“尊严”,就像“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当遇到成绩好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应试教育的畸形产物;当遇到体育好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头脑简单;当遇到活跃于社团和学生组织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们除了拍马屁之外一无是处。就这样,在我们为自己营造的小圈子里,继续悠然自得,继续心安理得的打游戏和看韩剧,宅在宿舍里,丝毫不会觉得需要改变什么。因为我们坚信自己在“其他的”某一领域是更优秀的,或者我们只是单纯在感慨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别人家的孩子”只是在更好的平台上而已,如果我们到了那个平台,只会比他们更加优秀。“他们获的那些奖,我都没有听说过,看来是只针对清华的学生啊。可惜了,都怪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比赛和平台,到底是学校不如清华啊。”

然而纵观这次候选人的简历,学业、社会服务、科研,无论单拿出哪个部分都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当事实无情的粉碎了“自我保护机制”时,更多人只是觉得遥不可及,“看看就好,反正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辈子是赶不上了,下辈子好好投胎。”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候选人,来自电子工程系的俞天成,从入校的体育小白、艺术零起点到答辩时的健身达人、艺术骨干(当然科研和学业也是极其优异),他说:“我的三年有三次成长。” 引体向上0个,3000米跑不下来,艺术0起点,气息不稳定,声音不柔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然后,我们现在依然是这样。余天成在答辩最后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真正的事业不需要坚持,真正的理想谈不上忍耐。花时间去做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的事,损失和获得都是我愿意的。

前不久,苏宁易购在广东某大学的招聘在网上沸沸扬扬,涉事员工被免职,公司在微博上道歉。昨天,我在跟一家知名企业的HR网聊,突然抛出了个问题: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去985学校招聘啊?有没有虚荣作祟的成分?他很快的回复我说:你没有发现985的学生都更加自律和积极么?因为他们大多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招聘的成本那么高,这是最可行的方式了。

是的,校招高峰期《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上了985、211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这样的帖子总是很容易成为热点。然后不断的掀起关于学历和能力的讨论,知乎上很多人都在说能力和毕业的学校不是对应关系,判断一个人不能“唯学校论”,名校中依然有很丧很颓的人。对于这个问题,张雪峰说的很清楚——概率。我周围有很多同学,到了毕业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边考着研,发现自己课业没有那么优秀,英语也落下了;一边找着工作,发现自己社团工作和学干经历也不够丰富;一边想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发现自己还没入党;一边想出国,发现自己雅思托福还没考......然后,就随意的把自己交给“命运”,若干年后,彻底忘记了自己曾经有没有想要过什么?有没有为自己的“想要”做过什么?

所以,可能名校更像是一种心态,积极而又自律的心态。比你牛B的人比你还勤奋,大约是世界上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了。然而,事实确一直如此。达米恩·查泽雷在《爆裂鼓手》里早就告诉了我们,没有人是天生属于舞台的,要想光芒耀眼,背后必然有奋不顾身的努力和强大到极致的舍弃,甚至是偏执和疯狂。名校带给我们的,或许是这种“变态努力”习以为常的心态,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时,名校的平台和资源,致使大家周围总是有更优秀的同学,更优秀的导师,努努力就更可以优秀的环境,在人流中即使走的慢一点,依然会被推着向前。所以哈佛的图书馆可能在凌晨四点依然灯火通明,清华的同学可能每天都像在过60小时不打烊的人生。

拿我自己来说,最近短暂的换了工作环境,一个多月过去,感觉自己有些不一样的变化:更注重健身和健康管理,更注重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遇到挫折更注重心态的调整,更注重言行举止的细节,更自卑但更愿意努力。有了种种的变化,虽然难以定性好坏,但终归人是有进步的,避免了坐井观天的尴尬和温水煮青蛙的后知后觉。每天加班,不觉得很辛苦,因为是自己想要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写出来;每天挤时间健身,不觉得有负担,因为是自己想要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和外在形象;每天早晨不赖床,不觉得很痛苦,因为已经把今天想要做的list列下来,需要马上开始;每天睡觉前要读书,不觉得没意义,因为是自己渴望有更完备的知识体系,不被碎片化的信息吞噬。一切改变,只是因为“我想要”。

“我想要”是种强烈驱动你不断遇见更好自己的力量,就像一本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笈。当你真正感受到,你就会被这种力量所吸引和折服。无论你在不在名校,这种强烈的愿望会让你一样有名校学生的自律和积极。这种“名校心态”就如同磁场,当你真正想要做并且做好这件事的时候,忘我而愉快,很多资源会自然的被你吸引至周围,顺利的完成你想要做的这件事。下次有机会我们来聊聊心理学中有个词“FLOW”——心流。

愿我们无论身处哪里,都有“名校心态”——积极坚定,勇往直前。毕竟人生这么短,这种“快节奏”的巅峰生活,你值得体验并拥有。

相关文章

  • “名校”或许是种心态

    昨天,看到了《中国青年报》微信端发布的2017年清华顶级奖学金(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候选人的简历,受到很深的触动...

  • 观影有感

    一部电影,一种心态。刚开始看《当幸福来敲门》,习惯性的去翻影评,或许是出于一种不好的心态:试图从别人的悲伤中来找到...

  • 容易原谅自己的豁达,并非让你不对自己狠

    有一种豁达的心态,叫容易原谅自己。 不管做错什么事情,都能让自己的心态回到平静。或许是让别人看到的平静吧,其实,内...

  • 随笔

    清晨,天微凉,最近心态有点些许的浮躁,或许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吧,昨天和博士聊天,感觉他的心态确实不错,或许是因...

  • 经常害怕尝试和挑战,可以看看这篇

    L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分享了一种心态—获取经验值: 当遇到一些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时,许多人会退缩,或许是觉得麻烦,或许是...

  • 薛一:文字必须扎根于情感的土壤

    不知是我太贪婪,还是太做作,总是有一种对文字过份苛刻的心态,或许是一种病态,曾经很长的时间里,我总觉得那些唯美的、...

  • 实习生没有电梯卡

    也不知道了,唉。可能我们这一代都有着一种天之骄子的心态。名校毕业,成绩优异,自以为能受得住买咖啡跑腿的粗活,可还...

  • 无题

    活着是一种心态,面试是一种心态,相处是一种心态,孝顺是一种心态,编程是一种心态。 像所有我伤害的人致歉。

  • 名校语录名校学习方法,值得收藏学习!值得分享!

    名校语录名校学习方法 名校语录20条 1.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 2.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是不寂寞的人。 3.抬起...

  • 都是因为在乎……

    说真的,这些年,在光鲜的日子底下,有时候更多时间过得是那么纠结、那么沉重。 或许是心态、或许是性格、或许是命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校”或许是种心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zy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