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2895件(块)佛造像修复大揭秘
陈正 文╱图
2012年1月份,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在临漳邺城遗址城墙东侧约3公里处(习文乡北吴庄村)被发现。其后千佛出世!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发掘,共出土佛教造像2895件(块)。这些让世人惊叹的佛造像如今身在何处?它们经历了文物专家们怎样的精心修复?以何种面貌再次面世?一个个谜团正在揭秘。
2016年7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国内顶级学术论证会在河北邺城召开,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会、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国内顶尖文保、科研单位,大咖云集。议题只有一项:对首批197件(块)北吴庄佛造像修复工作进行专家论证会。
漳河古道洛阳铲发现佛造像痕迹
2012年1月9日夜,临漳县文物旅游局文物执法队、文保所干部和香菜营派出所10余人联合赴漳河河滩巡查,在习文乡北吴庄村北河道内发现了一些佛像小残片,巡查队当即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邺城考古队的何利群老师取得了联系,通报了此事。此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一扇通往惊世宝藏的大门正在徐徐打开。
据史料记载以及佛教古迹、遗址可考,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邺城曾一度盛行并被推向顶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邺城作为后赵、东魏、北齐都城的优势地位,佛教得到了空前繁荣。
北齐时期,邺城作为国都,北齐2000多万人中,就有僧尼200万人,仅邺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余所,僧尼达8万多人。这里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2012年1月10日上午,邺城考古队对发现残片的区域及其周围区域进行了勘探。勘探发现地下确有埋藏物,但埋藏物种类、材质、数量等尚不明确。考古队高级技师王存金从村里找来了铁锨,结果挖出了一个佛造像身躯部分,考古队员韩庆林、马金山用洛阳铲钻探发现了多处白石造像痕迹。
“邺城遗址附近出现了‘非金属砖状物’的信号反应,具体位置在邺城遗址外廓城的东南处,习文乡北吴庄村北地,漳河南堤北侧约5米深的沙层下面。”2012年1月9日晚上10时许,时任临漳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的王玉廷突然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
“现场果然出宝了……”“跟正常人体差不多,是汉白玉佛造像……”1月11日上午,王玉廷在中国社科院再一次接到了基层文保干部的电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早年间,山东青州也曾发现大批佛造像,这批临漳发现的佛造像和山东青州的佛造像有何异同呢?
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博士给出了答案:这次发现要比青州发现重要的多。当时邺城是首都,青州是州治所,就如当今之北京比之当今之南京。况且,这次发现的佛造像多为汉白玉,为皇家寺院之用品。青州发现的佛造像多为青石,应为地方寺院之用品,品位不可同日而语。
朱博士的回复,一语道出了古都邺城独特的佛教魅力,也暗含着邺城佛教的兴衰之感。
千佛出世 黄沙吹尽惊世人
自2012年1月11日始,至1月24日终,14天的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的发掘注定将在中国考古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邺城考古队何利群老师回忆,当时现场挖出了一个深五米、直径约四米的深坑,沙土层逐渐剥离后,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杂乱无章的佛造像。考虑到现场佛造像埋藏的杂乱无序,最终将北吴庄考古现场命名为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
1月11日,考古发掘第一天,埋藏坑就出土佛造像141件(块),其中绝大多数为汉白玉佛造像,初步推断年代应在东魏、北齐时期,且品相相当精美。
何利群讲述,在埋藏坑考古现场,出土的佛造像多有彩绘、贴金,颜色鲜艳,同时因为出土环境接近地下水面,沾染了泥土,佛造像上也有大量的病害。为了更好的保护以及后期的修复工作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在现场对所有出土佛造像进行了保护。
“我们在佛造像出土时进行了三层保护,第一层用宣纸包裹,起到保湿作用;第二层用泡沫塑料包裹;第三层用厚的塑料薄膜进行全封闭的包装。”
1月24日,邺城考古队在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内采集文化层标本,划分地层,然后回填。至此,佛造像的抢救性发掘工作胜利结束。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总数达2895件(块),未编号造像碎片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
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判断,这批佛教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另有个别北魏时期青石造像,亦见到少数唐代风格造像。
此次考古发现的佛造像,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年代之久、造型之精美,居全国之首。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题材和组合提供了可靠的标本,充分证明了邺城作为北朝晚期中原北方地区佛教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也为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资料记载,佛像瘗埋制度是古代佛教的一种制度,佛教徒为了做功德,看到残像就收集在一起,规规矩矩地埋在地下,有的还在上面建塔。
清理、加固、拼对粘接!样样都是精细活
2895件(块)佛造像惊世重现,首要工作就是保护修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强强联合承揽该项目,精美的北吴庄佛造像逐渐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巍讲述,首批佛造像的修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文物修复专家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前期实践摸索,以佛造像碎块为主,积累修复经验。2014年7月份开始,修复工作全面展开。
“保护修复工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档案记录、清理、加固、拼对粘接,样样都是精细活。”杨巍说道。
据了解,首批清理保护的佛造像按照材质分为汉白玉、青石、骨黄石、砂岩、陶五类,病害类型集中在残缺,彩绘、墨线脱落,贴金脱落,沉积物附着四种类型上。
佛造像清理保护前首先要进行拍照,记录其尺寸、重量等现状,分析该件、块文物的病害状况。清理过程中、完毕后也会进行拍照、记录,并最终整理形成该件、块文物的保护档案。
由于本次出土的佛造像均为出土文物,表面粘有大量河滩淤泥土,并逐渐变得干硬。在清理时,文物修复人员采用纯净水将脱脂面纱布喷湿,根据佛造像残块大小包裹10——30分钟,泥土松软后,用竹签先将表面松软泥土清理,为防止竹签破坏彩绘层,表面泥土请完后,再用毛笔和棉签将残留泥土清干净,手术刀、针刀及全自动洁牙机交替进行机械剔除。
针对彩绘、墨线脱落以及贴金脱落问题,修复人员使用不同的专业材料进行点蘸加固。根据彩绘渗透程度加固次数会相应增加,一般为两到三次,而由于部分泥土脱落,彩绘裸露,修复人员就会采用先加固彩绘,后清理泥土的方法。
贴金的点蘸主要在修复部位的边缘处进行加固,贴金层起翘处加固后用牙签轻压,使之与基体粘贴牢固。为防止清理完的位置二次破坏,加固过程中采用局部清理、局部加固的方法。
拼对粘接要求的技术更为精细,修复人员用专业材料进行拼对粘接。拼对之前要仔细清除断茬上的污染物,以保证茬口密合,避免粘接错位变形。涂刷于断茬处,胶层尽量薄,且涂胶区域避开文物边缘3-5mm,避免挤压时树脂胶外流。由于大部分残块还未完成清理,粘接时要遵循保证可进行二次粘接原则,即保证无需破坏前一次粘接就可将再次找到残块继续进行补接。
■首批197件(块)佛造像修复工作通过验收
经过将近两年的细致、辛勤工作,首批197件(块)佛造像修复工作全面完成,通过此次保护修复,佛造像上的粘土、钙化物等附着物得到了有效的清理。
“蒙尘”珍珠重新闪光,通过修复这批佛造像不仅恢复了形态及彩绘、贴金外观,而且内在潜存的有害物隐患得以消除,脱色、脱金等不稳定病害被根治,彩绘及贴金的粘接强度得以加固。
整个修复过程中,文物修复专家恢复佛造像原貌的同时,尊重事实,不臆造补配,仍保持残缺原样。2016年7月10日,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石质文物应急保护修复第一期验收结项论证会在河北省临漳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现场考察,听取了项目组的报告,经过相关咨询和认真讨论,形成如下共识:
一、该项目对邺城遗址出土石质文物的材料分类、制作工艺和基础病害进行了大量科学分析,对泥垢、沉积物等污染物的清理,颜料层、金饰层的回贴加固做了较为细致的前期试验研究,保护修复工艺和材料合理可行。
二、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修复方案开展工作,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合理,方法科学,保护修复效果良好。
三、验收资料齐全,档案记录规范。
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同时,专家组也对今后的修复工作提出了专业意见和建议,如改善库存佛造像的保存环境,加强保护修复后文物的跟踪监测等,同时建议尽快启动第二期保护修复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