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的时光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留下印象的时间,一种是能够留下长久印象的快乐时光。从时间的非线性角度上来理解,即从人感知时间的方式来理解的话。我们应该去做更多的,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更多的去参与到一些有意义的,一些新鲜的体验里面去。这样回顾起来,人生就会过得更加的充实
下单买了iPhone12,想了3天,各种理由,本质其实还是满足欲望,这里不是需求,而是欲望,因为准确的讲手上的xs 能够满足99%的需求。12就是换了外壳以及更好的CPU。但就是想买,这里带来两个问题。
满足欲望能够带来很大的愉悦感,是否应该满足?之前买高规格的mac就是类似的体验
满足一个具体的欲望能够让人从欲望的幻象中解放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什么道理?
如何控制欲望?——愿望清单,买上一代旗舰产品
自我1和自我2 ,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关闭自我1的评判,让自我2根据环境的信息自行做出判断做出行为调整优化。
什么是不评判?没有对错,没有好于不好,只是感知,然后做出行为,根据反馈做出调整,反馈是一种评判吗?——反馈不是一种评判,评判指的是主观的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价,反馈是客观的看到事情本质以及可以提高的空间和方向,并为此得出下一步行动指南
从线下实体店体验到线上购物未来思考
线下购物的用户体验是远好于线上的,原因在于沉浸式的场景,触觉、嗅觉的加入以及线下服务人员带来的即时的反馈,比线上要更加详尽的信息
所以未来的话如果真的能够增加触觉,味觉的维度,加上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想必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层次了。这样的技术降低了内容制造的成本,同时人获取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从人类记录信息、获取信息的历史来看,信息形态从 绘画 到 文字 到 照片 到 视频 再到 虚拟现实 再到 虚拟增强现实,得益于存储传递信息能力的增强,每一次记录的信息都更加的详细,更加具象化,更接近于人接收信息的原始状态。
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人学习很多抽象的东西还有用吗?有什么用呢?比如文字,学习文字的成本很高,但是如果你直接给我一个视频来讲述事情,信息传递的效率其实是更高的,理解起来也更加的直观,更加的准确。那么学习文字还有必要吗?——有必要,抽象是为了更容易的记忆和更大范围的应用,具体是为了更准确的理解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怀抱着一种即向往又恐惧的态度,矛盾又现实。对于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是写在人类基因里面的,关于这一点的证据就是大家对于固定工作的厌倦对于移动办公的向往;以及在一个环境待了几天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想要去新鲜的地方。
从沟通问题花费太多时间得出,这个事情抽象出来就是解决问题的目的性,以快速解决问题为第一要义,其它的都不用想太多。
那么到底要不要照顾别人的情绪?——看对象,越是专业的人,优秀的人越不用照顾他的情绪。越是不专业的人往往对这件事情比较在意,比如我,比如一些刚工作的小朋友们。另外从乔布斯那里也得到印证, 他要招最好的人,对待最好的人从来不用照顾他们的情绪,对他们最大的奖赏就是工作成果
如何在多任务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工作的节奏性和做事情的全面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