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玉泉寺。第一次是三十多年前,从师范学校毕业那一年。之前对当阳的认识,限于门前有座斜塔的玉泉寺。当然,还有《三国演义》中提到的长坂坡上的长坂桥,那里也许还存有张翼德大喝三声水倒流的雄风。今天恰逢生日,第二次见到了亨誉天下的佛教名刹玉泉寺,衍生出了全新的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认识。我是时常足不出户的人,见识也就非常有限。我心中有诗,眼中却未曾装着诗意的远方,仅凭残存的一些记忆写些文字,以宁静权当致远。也许无论自我安慰亦好,不谙世事也罢,都是苟且时日光阴的封闭之举。静卧在草翠花开绿树成荫翘首以待欲作腾飞的玉泉山的东麓,源自东汉的玉泉寺仿佛一位睿智深邃善于表达的忠厚的世纪长者,双手合十,无比虔诚地迎接八方信客,布经传道,直率地演绎人性的独到与无尽的光辉。我对佛教知之甚少,首先关注的是寺院的外在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也就是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坊间所广为流传的新生词汇颜值。不得不佩服当初选址人的超脱与高明。
不知何时,玉泉寺成了一处景区,赋予了商业气息。这也正常,无论何时,都会具有时代特征。进了景区大门,走过一段林荫小路。小路两旁都是笔直挺拔高耸入云疏密相间的杉树,犹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卫着寺院。到了寺院的脚下,抬头向上一望,寺院轻轻背倚覆船山,也叫堆蓝山,专门术语谓之玄武;而山门前的溪水,则被莫名其妙地称为朱雀。虽说我对此一无所知,但我想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和理由。溪流上的双桥,据说可以起到聚气止气的镇静作用。那么如此说来,未免有些虚虚幻幻真真假假。整座寺院背靠青山面视绿水,负阴抱阳,形成了与天象互为吻合的四灵兽的生动格局。古人还真是建筑方面的行家,寺院背山朝阳,一看就能抵挡西北方向袭来的寒流;面临小小溪水,能全部接纳东南方向的凉风;山门朝东方向,能拥有非常良好的日光照射。真的还别说,寺院后面隆起的八字小山脉,大大缓解了山洪对寺院的威胁。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能考虑得如此周到细致全面,足以证明他们的智慧与才华。在面对眼前的此情此景时,我不由得在心底真正赞叹不已,古人的胆识和勇气,大胆叩问苍天的执着坚韧与勇往直前。还真是,没有继承,就无法发展和创新。
走进去细细打量,古老悠悠的玉泉寺的主要建筑严谨地布置在一条东西轴线上,仿佛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由东而西依次呈现的是手足一般的天王、大雄和毗卢三大宫殿,而与天王殿隔溪相望的北宋铁塔和三园门牌坊,偏偏都向南偏离了这条轴线。说奇怪也许有人不信,事实却偏偏如此。而居三殿之首的天王殿恰巧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酷似一只领头羊。它坐西朝东,门前有宽阔的广场。若聚集几百人开会,一点也不显得拥挤。粉墙高两人左右,它的堂堂皇皇的屋面居然还是朴素的单檐山灰瓦顶。传统的工艺传递着深邃的哲理。仔细视之,殿内梁架是土结构穿斗式,在一般形式之中显现了佛教的借古喻今丰富多彩亦真亦幻。另一朵佛界花朵一样的大雄宝殿,位居天王殿之后,是真诚的陪伴也是热情的支撑。两殿之间有丹池和青石甬道相互连接,建筑高耸,台明面阔。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南有千年银杏,北有明代仅存的大塔柏,树下有历代铁铸的法器。台明上立柱三层,殿中斗拱。天花板上彩画连连,弥座再三。其实,我只觉神秘玄幻,是佛界的宣教还是法理的禅释,只有圈内人士才讲得明白。
殿外斜对大门引人注目的是玉泉铁塔,又叫千佛塔。犹如寺院的明岗,暗哨在塔的后面。塔身有些倾斜,像要急着前去接住什么。铁塔的历史已非常久远。看得出,塔身全体都是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铁塔的身体是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部分完美组成,身材显得分外匀称健美。塔身及平座铸有斗拱,塔身上的铭文记载了铁塔的历史。还铸有很多佛像,俨然一副铁铸佛国的世界图。它传递的是信息,传达的是情感。塔刹为正宗铜质,形状酷似宝葫芦。更令人惊叹的是铁塔通体不施榫扣,不加焊接,逐件叠压,自重以固。这是工艺,是技术,更是文化和内涵。其外形俊秀挺拔,稳健玲珑,如玉笋般嵌在空中。资料介绍,玉泉铁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重最完整的一座铁塔,让人叹为观止。
沿旁边的小路穿插,就进了覆船山。山脚下有一个人工湖,湖水清可见底,水底的游鱼能清晰地映入眼帘。有了湖水,寺院就有了灵气和神韵。在湖水的尽头另有一眼泉水。神奇的是泉水似乎能听懂游人的呼喊,声音越大,水向上冒的越高。这就更增加了寺院的神秘色彩。那些善男信女在上香抽签之后再到此喊几声细泉内心的安慰就更强烈了。往前走几步,就到了上覆船山的石阶起点。石阶有些陡,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来说,是考验更是挑战。越往上,游人越少。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可险峰也不是一步就能踩在脚下的。走一走,停下脚步,回头望一望身后,寺院已在远远的山底下。继续往上,已有不少的游人原路返回。我不太喜欢重复回头的路,一直崇尚前行。越往上,人越少,空气也更加清新。爬山磨损膝盖,这是医学早已证明了的。然而半途而废,又会丢失独到的体验与感受,还会消磨已有的储备和意志。天气有些热,汗流早已浃背,凉风一吹,身上的感觉舒爽。尽管有些累,可回到寺院时,纯净的氧气已被我吸了一回又一回。
绕覆船山一周,又走回到山脚,出大门,回望,寺院就像一只慈善的老牛静卧在苍松翠柏之间,日夜不停地传递信息,传达情感,传播理念,传送劝戒。那是文化的悠远,传统的皈依,精神的洗礼,还有真善美的弘扬和放大。古老的玉泉寺,又一次见到,感觉又多了一种新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