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经过今天的一天验收会,有些感触,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也没有批评大家的意思,请不要对号入座。
首先,我们是一支有很强执行力的团队,有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各方委托的工作,都能保质保量交付;运维任务和各种工作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忙,都比较辛苦。
但是,仅此而已。领导给我们的评价也是大家很辛苦,没有其他的了。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都很辛苦,就是因为任务多了吗?还是一直在被动应对突发的变化?是因为甲方需求一直在变,一直在需求?为什么没有其他呢?其他应该是什么?
我觉得有几点是我们确实需要思考的:
1、书面表达能力。以前我也一直以为博士有什么了不得的,不就是多读几本书,多挑几个错别字吗,其实不然,一个能把自己思想与语言,写成文字又逻辑清晰又言简意赅的还是有难度的。我们自身的能力有限,但潜力无限,有很多可以继续培养和加强的部分;大部分人估计并没有这方面的学习动力,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人提高层次和能力的重大障碍。多读书还是好的。
2、总结归纳提升的能力。大家都习惯了满满工作记录的报告,觉得工作量够了,事情就完成了。但如果深入想一想,一件事做完,你得到了什么又或者给用户带来了什么,有过这个过程吗?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事情做完了就已经是过去式了,周而复始,没什么好总结的。但恰恰是那些从平凡事总结归纳提炼出新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并进行实施的人,获得了认可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会上领导说让我们写论文,是个玩笑话,但目的是希望我们能提升个人能力,在既有工作事件中,有新想法有创新思路,这样才能发展进步。
3、机会机遇在我们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件事情摆到我们面前,解决方案都有很多种,我们采用的方案是最优的吗?最优效率的吗?一如既往的工作习惯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如果有了新的更有效率的方式,是不是可以解放部分辛苦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大家的时间和能力。固步自封,被动等待,只能是很辛苦或者很闲,但和视野提升、能力扩展应该是无缘了。主动性创新、出于自身知识能力扩展基础之上的合理化工作建议是不是更能获取成就感和多方的认可。
4、要有危机感。就事论事,项目不可能一辈子跟着我们;团队也不可能数十年不变;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断增加自我能力,才能适应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之前新闻报道“高速收费员”下岗的先例,可以看做一个前车之鉴。团队不管是公司还是小组不断注入新鲜活力包括人员和精神,形成意识文化,各取所需,希望给大家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
不知道有没有讲明白,希望大家举一反三,有机会可以坐下来多深入思考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