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四)

作者: 春风凉意 | 来源:发表于2017-06-17 12:18 被阅读94次

还是直接切入主题吧!这算是最后一篇心境了。

15.对于军队建设来讲,曾国藩的“长夫之制”“帐篷之制”成为加强后勤工作的一项得力措施。“长夫之制”,在每500人一营中,配有180名的长夫,来承担湘军搬运行李,帐篷及长矛,枪支弹药等各种军用物资,起到了现在的辎重兵的作用。来达到让士兵安心专一训练,来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我读“长夫之制”的时候,想到的就是运动员们,身边总是有服务人员。做好一切工作来让运动员保持最佳状态去比赛去战斗!“帐篷之制”是我个人比较看好认同的一点,名义上就是不允许湘军在作战的时候占住民房,减少军队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扰害,缓和军队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本来在那个时代,湘军的薪水要远高于清军中央部队。钱自然是出自百姓之手,尽管曾国藩不止一次的强调军队纪律,尽管他的湘军真的不去干扰损害百姓的利益,但是也免不了绿营军对百姓的侵害,导致民怕军怕政府。繁重的赋税,地方政府的烧杀抢掠地主的压迫……这样做让军队与百姓“保持距离”,反而是好的。这就与共产党的亲民有些出入了。就像国民党一样,为什么没能在今天的政坛上活跃,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不得民心。没能和百姓建立好的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

16.训练两全。曾国藩的湘军为什么如此训练有素,与组成军队的人有非常大的关系。他们大都是身体健壮的读书人和朴素老实的农夫。所以说这类人不如那些市侩谙晓人情世故,投机取巧。他们大都本性纯朴,适合作战。曾国藩正是抓到了这一点,再加上个人当时的威望势力,个人魅力令军队折服。这与明朝的戚继光选人原则是相近的,就是亲力亲为,统兵亲选。这还不够,他有着严明的纪律,有着用仁礼治兵的原则。对官兵们进行说教,中心思想是来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人伦关系,维护两千多年的孔教统治。帶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曾国藩的全部的思想武器:大而训以忠孝仁义,小而威以神鬼阎罗,再诱以得官得赏。这也算是给他们上了一把枷锁,使他们不得不听从曾。在心境(三)的时候也讲到了类似观点。

17.说到仁,就是自己想建功立业,则先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想兴旺发达,就得先让别人发达。我记得之前和老装聊天的时候,讲到过他的愿望就是别人因为他而富起来而幸福。我真的认为能有这样的思想意识,不简单!也很感谢他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我,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到与儒家的“礼”不谋而合。

水水水

18.《孙子》中讲到过“敌疲我打”“击其惰归”曾国藩用“静”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也是曹刿的“一鼓三竭”的继承与发展。“一正,一奇,一接应,一设仗”,“他呐喊来我不喊,他放枪来我不放。他若扑来我不动,等他疲了再接仗”这点与《曹刿论战》里面讲到的作战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气势”讲的是不能让对方掌握你的真正实力。当两军对垒,善静者善养已之锐气,躁动者必将再衰三竭。虽未战而静者已先胜一筹。当然这并不是说曾国藩就是消极待战,被动挨打。他指出:战阵之事,需半动半静,动者如水,静者如山。是啊,静时如山之屹立,不可动摇;动则如水之奔腾,不可遏制……

19.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处是,在所有的关于战争的古书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就是《史记》和《二十三史》,其实尽管是史记,曾国藩也是心存疑云的他曾经在日记中记下过,《史记》描述韩信破魏豹,以木罂瓿(bu)渡军;其破龙且,以囊沙壅水。曾国藩不以为然。他分析:魏豹以大将析直抵挡韩信,以骑将冯敬抵挡灌婴,以步将抵挡曹参,如此看来,那双方的兵马不下万人,木罂能渡多少人过河,至多不过两三百人,怎么会取胜?沙嚢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除非动用役夫严塞,断不能铸成大堰。从事理上看,这两件事都不可信。我虽然没完整读过《史记》,所以我没有说话的权利。不过我欣赏的是他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与所谓的“标准答案”抗衡。其实很多,像现在的某些的电视剧电影为了效果篡改历史,同样都是有悖于记载,但是我认为后者是无德的。搞得面目全非。

20.曾国藩由理学经世到倡办洋务,这也是他高于同时代其他理学大家之处。他们坚决反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认为那些是雕虫小技。曾虽讲理学,但是务实的精神,以至于让他成为洋务运动的始作俑者,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虽然他多次认为应该多给英法些机会,甚至认为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就是为了保国保民。在见识与忍受了外国侵略者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之后,曾终于意识到,只有他人的坚船利炮为自己所用才能取得胜利。虽然这些是片面的,但这也是为后来的戊戌变法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以至将中心转移到思想文化。

真的,不得不说我对曾国藩的为人所感动,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为他不远万里奔丧而守孝一年,为他对曾国荃的急功近利而谆谆教诲,为他抱有一番为国一心一意奉献的精神,为他拥有心怀天下,深知苍生黎苦的情怀,为他的严于律己,为他的艰难隐忍……而哭泣。无意中敲响了泪点。

写到这里《心境》系列也就结束了,评述与摘录也将近一个月。终于读完这本书,如果你不是一个可以安下心来读书的人,我不太建议你读。因为你会认为这是繁文缛节,甚至戏谑亵渎。拥有一个高尚的情怀,去选择相信,去热爱,去读。

再见。

相关文章

  • 心境(四)

    还是直接切入主题吧!这算是最后一篇心境了。 15.对于军队建设来讲,曾国藩的“长夫之制”“帐篷之制”成为加强后勤工...

  • 心境灰暗(四)

    第二步,选择大海,说明你的心胸十分 宽广,深沉;选择江河,表明你情绪比较激 动起伏;小溪则显示你的感情很温柔、细 ...

  • 四月心境

    鹧鸪天 他年眷雨 雨落涟漪嫩黄茸。细风微凉燕儿工。陌上烟笼苗子态,四月豆蔻见人红。 一蓑笠,...

  • 四时心境

    少年人崇拜英雄 青年人渴望爱情 中年人追求事业 老年人话说当年

  • 《四种心境》

    生活是品尝酸甜苦辣的过程 我们在其中经历所有人生世态 它们与其说是四种味道 不如说是四种心境 可以品尝梦想...

  • 心境(四)平常心

    记得针灸老师当年的口头禅是——怕啥是啥 关心则乱! 医嘱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为保持心态平和,也就是说有一颗...

  • 词四首——心境

    《定风波·竹》 浪尽山岩浮蕊喧,延根数载岂摧颜。虽似螳蜩初破土,何惧?颤影悠悠任风喧。 半尺翠颜...

  • 阅读推荐 邢欣《幸福的模样》

    推荐理由 好!幸福的心境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原文

  • 四月——心境解析[2014.4.18]

    四月的清晨和午后,济南的气温有些微凉。有时候中午会觉得很热。很快天气就会热起来了。今天的夜有些凉飕飕的,听着 Ey...

  • 【庄子:四重心境】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子的斗鸡高手,就请他来给自己训练斗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境(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gv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