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梦与文🍀黄鸟喈喈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的黄鸟意象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的黄鸟意象

作者: 诗之源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21:00 被阅读64次

    诗评万象

    黄鸟又名黄莺、黄鹂、仓庚等等,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的候鸟,春季遍布我国南北各地的平原和丘陵间,因其羽色华美,歌鸣悦耳。古代文人们更是凭藉对“黄鸟”意象的巧妙运用和安排,出色地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心态。

    一、颂春伤春之情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黄鹂、翠柳、自鹭、青天等意象群,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一幅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此诗两两对仗,写法精致考究,读来却自然流畅,不觉得雕琢。

    杜牧《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黄庭坚词《清平乐·晚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上片写春天的归去,写出了对春天的依恋深情。下片写夏季的到来,进一步表现惜春的沉痛,结尾以黄鹂“飞过蔷薇”写出寻春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这首词不以景物描写为主,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专写其寻春,表达对春天的爱恋,所以全词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二、羁旅乡愁

    高适《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出句发端起兴,黄鸟翩翩、杨柳依依,表达惜别之情。中二联围绕送别展开,情深意切,蕴籍含蓄。尾联写送别的无可奈何,不胜凄切。此诗在艺术技巧上,锤炼动词、形容词的功夫很高。“垂”、“悲”、“怨”、“惊”、“远”、“迟”等字,锤炼精湛。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三、思妇闺怨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树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人通过一个妇女的口气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流露出人民的厌战情绪,该诗没有从正面写少妇对远征丈夫的怀念,却借梦中道出。莺啼声固美,但它不停地鸣叫会惊醒少妇的春梦,不能在梦中到辽西去会晤从军远征的丈夫。写闺情至此,真使柔肠欲断。

    温庭筠《河传 湖上》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此词写思妇忆人,情致极为缠绵。上片写思妇湖上远望,因烟雨迷濛而不能称心,下片写其终日愁眉百结,先写水上望归,而归棹不见,继写堤上望归,也是马嘶不闻。此词情致缠绵,含意婉转,极尽低佪留连之致。

    四、迁乔求友之心

    《诗·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这是《小雅·伐木》中的第一章,以鸟与鸟的相求比人和人的相友,以神对人的降福说明人与人友爱相处的必要。“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里“嘤”是指莺,诗以黄鸟呼伴为喻,表现亲朋好友间的真挚感情。从此迁乔与求友成为两个典故,被后世的诗人们融入到“黄鸟”意象之中。

    杨万里《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这首诗写春将尽,黄莺在呼唤着同伴,寻求着适宜自己生存的去处,从而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诗人把咏莺和叹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莺获得一种象征意义,在看似客观的描写中,渗透进深深的主观意旨,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出了知音难遇的失落之感。

    五、文人失意之感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前两联记行写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鲜明,静动相衬,盎然春意反衬出诗人不哀愁惆怅之感。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几度层折,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李商隐《流莺》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此诗是作者托物寓怀的诗篇,借流莺暗喻自身,寄托身世之感,抒写自己漂泊无依、抱负难展、佳期难遇的苦闷之情。首联描写了流莺的飘荡无依,颔联指出流莺内心的苦闷,颈联写流莺的艰辛备尝,尾联才写到诗人自己。全诗咏物抒情,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的黄鸟意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hf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