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回首之杂思录(一)———007@215

再回首之杂思录(一)———007@215

作者: 九根葱 | 来源:发表于2022-08-21 21:28 被阅读0次

题序:这是我007作业中第一篇写的杂思录,本意也是偷懒行为。当没主题可写的时候,几个不想干的短主题凑一凑就是一篇文章了。想来挺好。回头再看当时的情形,应该是想的很多,多到忘了做。现在似乎变了一些,想的不多,总之迭代持续是必须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努力!

(一)在币乎上看到李金马战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写的太好了,又具体又现实又有方法。每次交完007作业后,还没来得及放松一下,下一次作业的压力就降临了,想了几天要写啥,都决定不下来,主要就是过分考虑文章质量,纠结于想写好还没那能力,不写好又不甘愿自己的无能。纠结焦虑了几天,前段金马在币乎里的一篇《(写作)持续输出更高质量的文章》,看完后发现他把我想的、纠结的东西全部写出来了,倍感神奇。要持续写,持续基础打牢了,再思考如何提高。这很符合我对007的展望,它就是一个通往自我成功的通道,只要能沿着这通道前进不出局,必然会找到自己想要的自我。受此启发,归集近期的思考心得,形成杂思录。

(二)论终身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迭代的过程。学习知识是获得材料,学习技能就是使用材料,使用材料的最终结果产生新的知识。如此循环螺旋向上,任何环节的停滞不前,以为是终极理论,都是一种闭关锁己的愚钝行为,导致的结果有两个,一是落后了被人收割欺负,沦入乌合之众。二是虽然落后了,但由于信心爆棚以为真理在手,要么沉迷于自己或小集体的小宇宙当中自得其乐,好比天龙八部中的星宿派,要么眼红嫉妒外界辉煌而想法设法阻碍别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此为目的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理解为啥要终身学习了。

(三)《新工具》,本书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人,现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者。我们常听到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他说的。他提出了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归纳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好的方法,他一直在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也提醒我们,在进行理解的时候,越是那些你所熟悉和喜爱的东西,越是要保持警惕,加以怀疑。

(四)站在未来,放空自我。承认自我无知,直面惨淡人生。感恩痛苦,本质上是感恩痛苦后的自我反思,而不是感恩创造痛苦的对象。应对未来的最优策略,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智慧无法拥有,而只能无限接近,必须终生学习。

(五)别人的基本功,对我来说如醍醐灌顶,感慨万千。某天,登上刘润的进化岛,走了一圈,认知瞬间崩塌,像被施了魔法,瞬间变成小孩的感觉。自以为的认识高度,原来才刚出土,哪有什么高度,原来都是长在地下的。还不如别人教孩子的底层思维。刘润育儿法,一种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讲的通俗易懂,容易理解。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些方法是不是也适用自己呀!自己的认知有些很符合武志红描述的巨婴特征,思想上还有巨婴的烙印,认知模式框架(本质性思考的能力,底层逻辑,大原则)模糊,的确要对认知模块框架进行重塑,用刻意的方式重新进行建立。

(六)持续输入知识观点,输出自我的思考,不断叠加更替,迭代自我。做到:逻辑升维,决策降维。即思考要多,决策要少,频繁的决策必然夹杂情绪决策,而误入盲区,因此要多想少动。

相关文章

  • 再回首之杂思录(一)———007@215

    题序:这是我007作业中第一篇写的杂思录,本意也是偷懒行为。当没主题可写的时候,几个不想干的短主题凑一凑就是一篇文...

  • 再回首之杂 思 录 (二)———007@216

    题序:用过去顶替现在,文章一拿出来,改几下,又不算盗版他人,一周的作业瞬间就完成。很好,很好。 【一】 谈税收。税...

  • 杂思录(一)

    (一)在币乎上看到李金马战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写的太好了,又具体又现实又有方法。每次交完007作业...

  • 再回首之人生意义的寻找———007@218

    题序:原来文章名称是杂思录(五),重新读了几遍,内容肤浅不过也表达了一些个人的认知,起码有想法,只是乱,用杂思录可...

  • 杂思录

    01 沐漱镇是平城最东的乡下地界,刚进入夏天,整个村镇就瞬间陷入无休无眠的蝉鸣和蛙鸣声的巨响中。即使金色的麦浪被风...

  • 杂思录

    总结一下这几天, 累并快乐着,头脑不停转。 这期间,有高兴也有低落,有反思也有想突破…… (一)被shock到了 ...

  • 杂思录

    不知为什么平时总是毫无缘由的反感那些软推销的营销手段,有好几个往日里喜欢的公众号作者,由于他们后来总是“不务正业”...

  • 学习《传习录》心得六

    日日学习,日日反思,觉察自己,提升自我。 今天学习《传习录》之《徐爱录》六,“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

  • 杂思录(六)

    (一)此身何处,拷问人生。“人不能在流浪的心境中度过一生”,说这话的是李书磊,一位高官。知道他,是在培训上课时,授...

  • 杂思录(七)

    思路很清晰但方向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不知从何作为起点进行表述。于是用杂思录来汇集表达。 (一)《瓦尔登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回首之杂思录(一)———007@2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kb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