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白兔子 一点OnePoint
这是 一点OnePoint 的第 408 篇文章。
想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那你就应该在日落时分,当人们都在拍下面这样的照片时:
回头看看,另一边也许正上演别样的风景:
今天的一点技巧,就将讲述这样精彩的月升照片是何时拍、如何拍、怎样调色的。
并且,我还会教给你举一反三的方法,让你知道什么时候月亮会“恰好出现”,让你在 2 月的某天,也有机会拍到同样精彩的作品。
上面那两张照片是同一天拍的,但说实话,能拍到月亮是我事先并没有想到的,完全是巧合。但摄影师不应该总寄希望于巧合,而应该把巧合变成预先知道的计划。
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下行程月升风景的条件——月亮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要想下面这样:
必须在太阳刚落下,月亮刚升起时拍摄,才能让月亮与天空的亮度保持均衡。
满月的效果比新月更好。
满足上述条件时,即使是手机也能拍出不错的效果,就如本文展示的图片那样。
知道了条件,但我们还是不知哪天拍才好。别急,接下来要出场的是本🐰很久之前就推荐过的一个“占卜”(误) App :
在这个 App 里,默认打开就是一个 AR (现实增强)的界面,你能看到月亮和太阳的轨迹被标在屏幕中。
所以当天拍摄到月升时,打开画面你不仅会发现手机屏幕上的月亮就在现场月亮的位置,还能预判出它接下来会往哪里运行。
注意屏幕下方还有日出、日落时间,即 17:18 日落,而这张照片拍摄于 17:23 ,刚好处于日落后的蓝调时刻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你用一个手指滑动下方的进度条,是可以改变观测时间的。
文章开始那两张作品的拍摄时间是在 2019 年 1 月 20 日,从右向左滑动,你可以查看之后的日子里,哪一天还会出现相同的月亮位置。
耐心的滑动一阵子之后,我们就能发现,在 2 月 18 日会出现相同的日落月升拍摄条件。因为在那天日落之后不久,月亮刚好可以升到合适的高度被我们拍到。
顺便一提,虽然 2 月 19 日才是今年第二次超级月亮,不过 19 日当天月升时间与日落时间并不如 18 日,所以从拍摄的角度来说,18 日傍晚更为合适。
掌握这一方法之后,其实无论是不是超级月亮,你就能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拍摄,甚至预先选好拍摄的地点、机位、朝向和器材。并且,这比简单的拍个月亮要唯美得多。
知道了最佳拍摄时间,在拍摄当时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
除了最好使用 50-70mm 的中焦(我当时是用了手机上的 2× 变焦功能,大约等效焦距为 52mm ),这样才能在拍到月亮的同时拍下周围的风景。
另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曝光了。
因为画面中出现了满月这个充满细节又特别明亮的大灯泡,所以任何一点曝光上的失误都会造成它过曝而失去细节。
为了让画面中的月亮不过曝,你最好在拍摄时点击手机屏幕上靠近天空的部分,因为这里比较亮,手机的自动测光本身就不会偏差太多。
然后,再在屏幕上向下滑动适当的距离,略微进行一点负向曝光补偿,让月亮进一步变暗一点,好保留更多的细节。
做到上面这步,我们才能获得一张合格的原片,之后的后期调色才有意义。
对于原图的处理,主要会用到最为常见又免费的Snapseed 中的曲线和蒙版功能,类似的功能你也能在泼辣修图等专业修片 App 中找到。
首先是对画面整体色调的调节,在 曲线 工具中,点击底部圆圈符号可以进入 RGB 三通道进行分别调节,这里的打点调节位置和幅度如下:
这一步调整后,画面会呈现出漂亮的整体偏洋红色效果。但是,天空也会失去原有的蓝色。
解决方法就是蒙版,先复习下进入蒙版的方法:
然后,就是本🐰用手机修片时的核心理念(其实也借鉴了前人的修片经验和理念):
针对画面不同位置做出不同幅度的调节
换句话说,也可以称之为:
分区曲线调色法
也就是刚刚那一步调节,我们可以通过蒙版只将其用于画面的中下部分。
在调节涂抹时的浓度数值,就可以实现控制不同区域的曲线工具程度的效果。
然后,再进行一步曲线调节,这里只动红色通道曲线,将它向下拉,好让画面呈现蓝调。
之后再通过蒙版界面,让这一步曲线调节只对刚刚没有调节的画面中上部产生作用:
完成曲线调色后,我发现月亮右下的天空稍微偏暗了点,于是用 局部 工具适当提亮了那里:
再通过添加暗角效果的 晕影 工具,让画面的明暗过渡更加强烈:
不过晕影的效果往往过重,所以对晕影这一步我同样也做了蒙版调节,对不想变暗的画面中间部分,进行了 0 浓度的涂抹。而对左下角和右下角进行了大约 25 浓度的涂抹:
到这里画面的整体色调和明暗效果就完成了。
但是,由于手机照片本身的压缩和修片时的调节,画面中会产生难看的“断层”。
为了消灭断层,我们可以降低 局部 工具中的结构数值(上下滑动手指可以找到),再略微增加一点饱和度,来达到 “局部模糊” 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模糊很可能也会让河岸和冰面产生不必要的细节损失,所以也应该对其进行蒙版操作,擦去不需要模糊效果的部分:
最后,我还用曲线调节了下整体的明暗与反差:
这样就完成了最终的画面效果:
修片过程略微复杂,但总之美丽的冰湖月升,就这样搞定了~
One More Thing...
还可以怎么拍?
一句话就懂:
如果天上有好看的东西
不拍到地面也是可以的
比如
这就是今天的一点技巧,也是“冰湖三部曲” 的最终章。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篇文章的创意全部来自于本🐰的一次公园游览。
这让我想到前几天接受采访时的一个问题,手机摄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对我来说,浓缩成一个词的话,就是“概率”。
手机的随身特点,能让我发现、拍到更多的美,激发更多的创意。这也是我向你分享这些创意的原因,因为我深信这也会让更多人收获原本忽略的美好~
“冰湖三部曲”前两篇可以戳这里回顾:
2018 摄影器材启示录
近期好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