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看完《一地鸡毛》的时候,我觉得心里有很多感触,一时不知道怎么去表述。抬眼看看身边的人,一群95后们鲜活的面孔,我突然在想:今天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未来也会陷入一块豆腐一趟班车如何送礼这些琐碎的一地鸡毛里面吗?
突如其来的冲动,让我想要去看看,看看现在的人都在为什么奔忙,为什么辛苦,为什么欢笑,又为什么感叹。
曾经有一位接触很短的同事,他是典型的被房贷捆绑的90后,冲动离职后,马上为了房贷四处找工作,找到了工作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请公司出面补缴离职期间的公积金——怕影响贷款的办理——明显感觉到工作中的诚惶诚恐,任何事情多问多思,生怕让领导有一丝不满而影响到工作和收入。
活力被束缚,手脚被捆绑,早早地进入到了一地鸡毛的阶段——但这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吗?我今天认识的那些眼里有光的年轻人,未来也都会这样吗?
这是我想要走出自我世界的一次触动。
好像从那次开始,我就想要去看看,真实的95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本身是个很自我的人,边界感极强,身边的人如果太过熟悉了解,人是会不自觉地投入情感的,而我并不想跟谁产生这样的紧密联接。所以想法有了,行动很难——我的圈子过于简单,以至于除了同事,几乎没有不太熟悉、符合要求、又能让我观察到的人。
这句话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悖论:不认识的人,凭什么展示真实的生活给你看呢?所以这条通路大约就只是我自己的想象而已。但从这之后,我的确是更多地开始关注经济学、社会现象、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年轻人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时候看的书,也几乎都是这样的,社会现象的、经济框架的、行业浪潮的……热点新闻动态也可以吸引我的眼球,年轻人在关注的事情也开始侧目。
为什么此处要说年轻人?我年纪很大了吗?还是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于旁观者?
我始终跟身边人保持着距离,却又想要走进陌生人,殊不知身边人本也是从陌生人过来的呀。这种矛盾,一直伴随着我。
写作也是这样。
我喜欢阅读,习惯了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以前看纸质书,会在书的空白页面写写画画——因为字很丑,所以我也几乎不外借书给别人——但慢慢觉得,记录在书本上的内容,想看的时候还得先来翻找这本书。某一个触动,我开始把书本上的记录转移到电子记录上,一个月整理一篇,很多时候别人看起来大概会觉得不知所云,偶尔有了触动又开始长篇大论。慢慢的,好像越写越多,每一本书都可以写一个单篇,我就又开始单篇的直接成文。
现在又换了一个有字数限制的平台,这让我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下意识地开始尽可能精简、准确。其实应该来说,并没有那么容易。一般我的写作状态是,看完了一本书,截几张图,打开app,编辑文字,最常觉得无话可说,硬着头发把蹦到脑子里的第一句话打出来,然后顺着这句话开始联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完通读一遍,改改错别字,然后提交发放,耗时半小时到一小时。
很像上学的时候写读后感作文。
我看书很快,快到跟我一起看过书的人都觉得我是在翻书,快到很多的细枝末节,我翻完就忘记了。有时候我也想要刻意地放慢阅读的速度,一字一句去读,但总是很快就不得不放弃——我对阅读的记忆是在脑海中描绘一幅画面,这画面总是朦胧的,看不清楚细节的,就只是一幅又一幅图片的闪烁走过,让我了解这是怎样的一本书,讲述的是个怎样的故事。至于这里面哪些给与了我触动让我记忆、记录,我并不完全确定。甚至于刚看完的书,别人跟我讨论某个细节的时候,我也未必对得上。
但就像看完了一地鸡毛我开始关注社会民生年轻人一样,阅读对我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之间。
可是我依然还在关注年轻人,依然想知道年轻人的世界是怎样的,依然在思考,未来我们是不是都会为了这一地鸡毛奔波忙碌忘了自己,依然开始下意识会在意社会现象、会关注政策新闻民生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我们始终都会有自己的一地鸡毛,并且可能与阳春白雪丝毫不相干。
思特里克兰德毕竟只有一个,而且他的生平也未必就是大家都想要的,至少,不是我想要的。
那么,年轻的你们呢?你们愿意告诉我、让我这么个旁观者了解你们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