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育并举下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五育并举下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 米红霞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22:18 被阅读0次

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作业最早的内涵是劳作,相当于体力劳动。后来在《学记》的记载中可以看见作业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的描述,作业的含义,从体力劳动变为脑力劳动,从而将作业的内涵扩展到教育领域。中国到了明清时期,才有少数学者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其中,王夫之提出的“教必著行”的观点,即实践是学习必经的环节。

作业不仅发挥着巩固知识与技能,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作用。此外,更重要的是作业具有对学生德育、审美、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价值,可以说,作业的这种价值紧扣全面育人的理念,从不同侧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我认为作业应该考虑几方面的因素。

1.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作业首要应该考虑学生的学情。这就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既要考虑学生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要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随时的关注到学生完成作业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找到最近发展区进行作业设计,避免盲目的拔高或者降低难度。作业的难度过高,会导致学生的抄袭,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甚至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使之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业难度过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对此也没有兴趣完成。因此,作业的设计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难度的高低应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的设计要清晰明确的作业条件和表述的要求,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反馈和评价。

2.作业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这就要求要从作业的内容、用时难度和类型上去设计作业。促进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作业内容的科学性是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任务和答案都要具有科学性。具体说作业的内容要要选择,要关注思想性,要做到要求明确,易于理解,答案正确。开放性,综合性的作业任务,答案要合理,并且要体现不同的水准标准。在作业的布置上,作业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要保持一致性。把科学知识,学科思想,学科价值相结合。作业的设计做根据具体的课程标准,还要涉及到其他的学科标准,作业内容的科学性和目标的一致性。还要注意作业中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作业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作业的表述方式,内容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免导致作业过难而引发学生不良的情绪。

3.立足思维多样性。

作业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要借助于科学的数量与难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要设计相应的情景,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能力主动的整理相关的信息,自觉的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促进了自身能力的提升。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对学生获得知识思维过程的培养。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尝试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提升,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结合生活情景,运用生活常识,注意对开放题的训练与指导,关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如此一来,既能夯实基础知识,又能得到能力上的拓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思维被打开时,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学生内心也被触动,个性和创新思想就得到了最高的发挥。

4.打破作业的学科边界。

在学生把握核心知识后,再关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者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据此,设计作业就能让作业具有探究性,于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态度,提高探究思维的能力水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始终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设计思维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整理,形成知识结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书中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类,用自己个性化的方法进行整理,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整理的方法可以用思维导图,也可以用表格。总之,不管用什么方式,知识结构一旦形成,探究学习的过程也就具备个条件,学生就可以把握核心的知识,这样呢,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也有利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把握核心点和出发点。在整理之后,将核心知识提炼出来,就可以概括出各个学科之间的难点要点,促进学科之间的关联。五育并举下的学科作业设计,不但发展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帮助个体成长,并使之成为合法的公民。作业的设计同样也要体现这样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会用各学科的知识去关联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提升能力,促进成长的效果,这样作业也就有了实效性。

相关文章

  • 为了“智慧”与“情怀”

    为了“智慧”与“情怀” ——浅谈“双减”背景下的课时作业设计 “双减”落地,教研先行,五育并举,语文课时作业如何减...

  • 2021.3.3

    今天看了一下四星复审的反馈材料,感觉难度不小,重点是五育并举。明天开始收集材料,把握好“五育并举”。多学习,多思考...

  • 教育热点之一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五育并举

    首先谈谈对五育并举的理解。 五育并举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互相融合,互相推进。这是对这中国教育传统的新时代运用。...

  • 五育并举下的因材施教

    201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实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

  • 班主任工作三个思考

    1、“是什么”——班级目标 顶层设计 大目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学科目标 艺体目标 班级活动目标 学生个体目...

  • 游考公众号 初稿

    为扎实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做到“减量不减质”,落实“五育并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21...

  • 体育的功效——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下水作文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下水作文 体育的功效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任何一育都不能缺失。特别是体育,它上承德智,下...

  • 五育并举德为先

    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德育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在推进“五育并举”成功教育的实践中,充分...

  • 五育并举抓德育

    教育学生,德育必须放在最前面,有才无德就是社会的潜在危害。只要有德,懂得做人,将来就一定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那么怎...

  •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需要坚实的德育工作奠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育并举下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rr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