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66546/9ac9bde2feec9a1b.jpg)
进入3月,代表着2018年也完结了六分之一,仔细想想时间的流逝还真是恐怖。二月开始对每个月的任务完成情况做一总结,对比之后发现在有春节长假的二月不论是文字的更新数字、频率还有质量都创下新低,连预计的一半都没有。
整个假期我都在做一件事情——玩手机。很多人都在网上这样调侃:手机比工作有趣、手机比出去玩有趣、手机比恋爱有趣、手机比一切事情都有趣。如果问这样一个问题:被流放到无人岛只能带一样东西的话,你会带什么?相信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手机。
我也回想了自己使用手机时都做了些什么,按每天4个小时的使用时间来算的话,玩游戏大约占20%,刷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大约占40%—60%,剩下的时间就拿来浏览网页和看网络小说,总体来说使用社交媒体还是占绝大部分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666546/8a16688bb5030470.jpg)
其实就自己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体验而言,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话题可看,更多时间是在无意识的搜索和刷屏,单纯的无意识的重复刷新这个动作而已。就连我自己在点刷新的时候都不清楚自己在想些什么。那些信息真的重要吗?对我有什么作用呢?现在不看会有什么损失吗?思考完这些答案后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是无所谓的浪费。可即便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停止这个行为却不是那么简单。
之前说过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故事,简单而言就是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新的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已经形成了奖赏回路。这个回路会不停的向你发出渴求更多刺激来产生多巴胺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你便用更长时间的玩手机不断的寻找新的刺激点。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清楚怎样才能安抚自我需求,这便是手机成瘾。
![](https://img.haomeiwen.com/i5666546/1aa2def92cd88e80.jpg)
打破成瘾的方法之前也有说过,这里想从另外一个方向说明,那就是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将放在手机上的注意力用来专注的做你需要做的事情。
专注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就好,可真正施行时却没有那么容易。以我个人而言,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已经查看了五次手机,点开了一条QQ留言(QQ是电脑版不是手机版没有重复计算),然后回复了其他人的一个问题,发了一条状态……
这些事情可以放在写完文字之后吗?当然可以。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发下脑袋里的构思不由自主的想要做这些事情。再仔细回想一下我为什么会在写文字时去做这些“多余”的事情,原因有三:
第一,正在进行的事情遇到了困难,我们的潜意识会选择更轻松的事情来完成,这也是拖延症的症结所在。码过字的人清楚,并不是所有时候都会思绪如潮涌,一下笔就有源源不断的文字排列出现。很多时候我的脑袋里有了大致的框架和细节构思后这篇文字的完成会顺利一些,但是在敲打一个一个字符时还是会遇到怎样处理语句和段落这种纠结的时刻。
在这种时候,我就会停笔然后下意识的拿起手机瞄一眼,翻翻微博、微信看看上面的消息,这是一种潜意识的逃避,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迎难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之外估计再没什么办法了吧。当然遇到问题时调整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有短暂的时间休息、放松,但这时候最好还是要将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是转移到手机或者其他轻松的事物上。
第二,有视觉或者听觉上的打断。我个人习惯是将不重要的通知全部关闭,包括微信消息推送。有一段时间微信或者QQ发出的声音会让我从思绪中跳出来转而放到它的身上。尤其是加入各种工作群、作者群之类的群中,消息通知的频率更是可怕,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变成消息影响你的集中力。
关闭不重要的消息通知是最有力的手段。相信我,需要找到你的人怎样都能找到你的。当你在社交网络上失踪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是一天在回来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没了你依旧没什么改变。因而不要过于在意那些不重要的通知,注意!是“不重要的”,尝试着在固定的时间里翻阅查看消息,这样更有利于集中力的提升。
第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环境里专注。假如你是一个每天电话不停,不时的有人找你商量工作的人的话,在电话频繁的时间段里选择专注的写工作计划或者工作总结那就是最大的无用功。因为在那个时间和环境中都不允许你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周围的干扰太多,你总是投入进工作后一小会儿就会被打断,这样不仅对个人专注力是一种消耗,而且还会造成内心成就感的缺失,更甚至打乱了你原本的工作节奏,该完成的事情也完成不了。
选择在适合的时间段里专注,这也是一种处事的智慧。对于个人的工作当然是自己最有发言权,合理安排时间安排工作计划这也是老生常谈在此就不再多说了。
最后再以我的个人经验唠叨一句:千万不要将玩手机的时间段放在睡前,否则很可能改变的不止是你的专注力还有生物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