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个端午节,阅读放下了那么久,看来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读起书来真的是很费劲,以后得强制性自我约束读书。
最近减肥的意愿特别强烈,通过控制饮食,跑步刷脂,晨起简单的自重训练。
突然想起,减肥的根本原理是少吃多动,也就是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才能导致体内自耗,达到体重控制的目的。
在阅读《身心合一》这本书时,也涉及能量的问题,这个能量和我们平时所认知的食物提供的能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希望自己在未来能获得答案。
继续阅读《身心合一》。
肛门部位——昆达里尼能量基地
身体心灵的肛门部位包括臀部、肛门、脊椎末端及相关的肌肉与器官。
心理态度会在身体某个特定部位表现出来,而身体也会依心理习惯与心理结构形成特有的形状。
昆达里尼瑜伽的中心理论:
在脊椎内部有个中空的区域,医学上称为中央管,是人体能量流通的管道。从底部的肛门到顶端的头部,这条导管里流动着人类精神能量中最有力的昆达里尼能量。
导管两侧各有一条附属的能量通道,发出的能量沿脊椎与中央导管发出的能量向上交缠环绕,在7个重要点交会,每一个交会点就是一个能量中心。
古代印度文献记载:每个能量中心与人类行为、发展的特定层面有所关联。
每个能量中心的身心本质对应着脊椎上的某一点以及心理情绪发展的某一个层面。
因此昆达里尼瑜伽的修行者的终身目标就是发展自我,使自己逐步获得各个能量中心的特性,克服其挑战,进而将昆达里尼能的中心点由脊椎底部向上移,直到头顶为止。
读到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有种想法,中医里面所讲的气和这种能量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真的是一样的话,感觉太极拳和瑜伽相当于是两条通往同一终点的路。
今儿早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没有对孩子发脾气!
感恩遇见,祝愿所有的人健康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