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曾说:
“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看喜欢的风景,做喜欢的事,你不一定非要活成玫瑰,你愿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向日葵,做无名小草,做千千万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过着二手人生。
比如:父母希望你找什么工作,这个社会做什么工作更赚钱,30岁还没结婚就会被人说三道四,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被认为没出息......
我们的人生被外在的声音干扰着,迫于压力,只能选择自己不喜欢但很安全的一条路。
分享一个小故事:
最近因为要下载一个软件,但是苹果电脑不支持,只能用windows系统下载,就把上大学的那台电脑找了出来。
因为太多年没用,系统老化很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对电脑的硬件设施不是很熟,而且电脑很卡,没什么兴趣和耐心去研究。
但我12岁的小表弟,虽然不爱学习,却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一边给我讲得头头是道,一边很耐心的研究怎么处理系统的问题。
我突然感觉人真的要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
我不喜欢做这件事,并且不擅长,勉强让我去做,我会觉得很痛苦。
而小表弟却乐在其中,积极想办法解决。
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而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能够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其中,享受过程的同时,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只有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才更容易坚持;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持续深耕下去,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作家刘同在《等一切风平浪静》里写道:
“做自己擅长的,不是让你重复自己的工作,而是要在自己已经挖出来的矿洞里再继续深挖一百米,再一百米,再一百米。”
做自己擅长的事,不是一直待在舒适圈里重复,而是要深挖下去,做到极致。
我们是自己人生唯一的矿工,所以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坚持挖下去才能收获我们想要的。
一、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好处
1.更容易成功
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人总是会想逃避,不到最后一刻,不想去做。
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就会更积极主动的去做,当我们对一项工作充满热情时,效率自然会更高。
喜欢是成功的前提,许多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热爱发挥到极致,让其变成自己擅长的领域,最终走向成功。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寻找赚钱的方法,有人评论说“最赚钱的方法就是做你自己。”
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做自己,就是尊重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好了自己,赚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刻意练习,就会变成擅长的事,在擅长的事情上深耕,就会变得厉害!
艺术家、科学家、作家等,都是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上持续发力,最终获得想要的结果。
2.获得快乐和自信
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全身心投入,获得心流体验,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当一个人是开心快乐的,做事也会更积极 ,也能够激发创造力和灵感。
持续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做起来会更轻松,也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复利效应。
因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喜欢-擅长-获得成就-激发热情-更加专业-越做越好。
3.热爱生活和工作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才更容易坚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状态和心态就会更好,自然会变得更热爱工作和生活。
热爱工作就会得到正反馈,热爱生活幸福感就会更强。
二、如何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
1.从过往经历中寻找
很多人都会有三分钟热度,对于喜欢的事情很难坚持下去,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是现在很多人的现状,所以才会迷茫。
而过往经历就像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的过去,也映射着我们的未来,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发现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潜能和天赋。
可以看看自己从读书到工作期间,做了哪些比较有成就感的事,被人夸赞过的事,做起来让自己开心的事。
找一张纸写下来,可以是任何一件小事,然后进行排序,筛选出最想做的事。
2.从性格和兴趣中寻找
每个人的性格和兴趣都不一样,更好的了解自己,才能更快速找到方向。
从兴趣出发多去尝试,才能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兴趣是成功的前提。
从性格出发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比如在职业选择中,内向的人喜欢反省,分析,不擅长跟外界打交道,就适合程序员、研究员这一类的岗位,外向的人社交能力更强,就适合销售、商务这一类岗位。
如果对自己的性格不是很了解,可以试试MBTI性格测试,帮助找到优势,增强对自我的了解和认知。
写在最后:
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并非易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为了生存而工作。
但其实生存和工作并不冲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为了喜欢而工作。
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该去往哪里,大部分人会走许多弯路,不放弃,持续探索,就能找到自己想走的那条路。
通过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多尝试新鲜事物、他人的建议、持续学习等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人生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坚持做自己,是花也好,是草也罢!存在即有价值和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