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年_一天一问】190105_"说一则成语的典故&q

【三年_一天一问】190105_"说一则成语的典故&q

作者: 吴奎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4:49 被阅读62次

        今日继续阅读《张之洞》。

        1882年2月2日,时年44岁的张之洞出乎意料从京城的清流派言官出任山西巡抚。到任之后,张之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铁腕强力推进农田从种植罂粟到种植粮食的改变,查禁鸦片,设立戒烟局。二是逐笔清理30余年未清理的财政账目,惩戒贪官,整顿吏治,去除官场陋习。三是丈量土地,鼓励垦荒,增加了财政收入,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在官场人士不解、嘲笑、嫉妒之际,张之洞对阎敬铭诉苦,阎敬铭安慰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阎敬铭:清朝著名的理财专家,张之洞有推荐之功,后来阎敬铭成为张之洞的靠山之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成语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后来陈涉发动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陈涉自己建号称王,从一介布衣变成叱咤风云的帝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成语让我想起了北大的前校长林建华。

        林建华2018年5月在校庆大会上读错了"鸿鹄(hu)"的发音(读成hao),从而引起不少网友议论。为此林建华写了封道歉信,道歉的同时也为自己辩解。信的末尾这样写道:

        "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如果说鸿鹄之志是想到之后的得到,那么在"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

        张之洞作为一个清流派的言官,没有任何的封疆大吏的实操经验,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办实事、不断的试错,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未来哪会有更高的官场升迁?

        你的鸿鹄之志又是什么呢?

【明日一问】预告:

"明天打算几点起床?"

相关文章

  • 【三年_一天一问】190105_"说一则成语的典故&q

    今日继续阅读《张之洞》。 1882年2月2日,时年44岁的张之洞出乎意料从京城的清流派言官出任山西...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少私寡欲 出处: (拼音:shǎo sī guǎ yù)是一则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老子《...

  •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拼音:yuán mù qiú y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

  • 用心理学看待历史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

    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 成语典故

    1、马革裹尸 2、睚眦必报、火上浇油 3、丰神玉立 4、貌美端庄、性情和善、才貌双全 5、拂袖而去、扫榻相迎 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年_一天一问】190105_"说一则成语的典故&q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a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