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太原:“晋祠”深度游(4)
“南有《兰亭序》,北有《晋祠铭》”,是中国书法界对古人书法评价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评语。本文将介绍的就是立于晋祠“唐碑亭”中的《晋祠之铭并序》碑,简称《晋祠铭》碑、唐碑。碑文为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书丹(御制、御书),是他临摹“二王”(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得意的书法作品之一,也是深得“二王”笔意的作品,堪与书圣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比肩,可见李世民书法的造诣非比寻常。在文治武功方面,史书常将“唐宗宋祖”并列,但唐太宗除了可称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君王、政治家、军事家之外,还可以称为一位书法艺术家!
有人说,参观“晋祠”,应该把《晋祠铭》作为了解晋祠的第一篇文章。本文就从《晋祠铭》开始,向朋友们介绍晋祠中的名胜古迹。本文依次介绍:唐碑亭、八角莲池、钟鼓楼、松水亭、对越坊、金人台、献殿和鱼沼飞梁。
1、唐碑亭
下图、“贞观宝翰”亭,俗称“唐碑亭”,位于“唐叔祠”的东南。初建时为西向、一楹。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扩建为三楹并改为南向。
下图、门额:贞观宝翰乾隆壬辰仲夏 仁和周宽题
下图、上联:
下图、下联:
下图、这是碑亭内的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碑,碑首及碑额。
碑额“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碑文《晉祠之銘並序 御製 御書》,全文1203字。请看本文“附录”。
下图、碑阳下部
下图、这是嵌在东墙壁中的唐太宗李世民刻像
下图、嵌在西侧墙壁中的石刻对联
下图、唐碑简介
2、八角莲池和钟、鼓楼
八角莲池,是晋祠内八景之一,称为“莲池映月”。古时候,因晋水为温泉,所以此池内的莲花冬季也盛开,为晋祠一绝。1994年,晋水断流,此景已不复再现。
下图、八角莲池和钟、鼓楼,在这个角度拍摄,鼓楼被钟楼完全遮挡了,钟楼右侧的建筑即“献殿”。
下图、从八角莲池看北侧的松水亭。 亭额:松水亭,清康熙年间山西巡抚噶礼书
对联:晉水源流汾水曲 荷花世界稻花鄉 许荣绶书
下图、钟楼近景 此钟重量为9999斤,9是极阳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至高无上之意。传说晋祠旁的天龙山“圣寿寺”的铁钟与此钟是同时浇铸的。天龙山钟一敲,晋祠钟不敲而响。
3、对越坊与宋代金人台
下图、“對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对越”二字取自《诗经·周颂》:“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对越”在此意为报答宣扬圣母的功德。“对越”匾,是晋祠匾额三绝之一。(其他二绝为傅山、杨二酉题写的“晋祠”匾)。关于对越坊的建造由来,请看本文附录。
下图、穿过对越坊,就是晋祠中著名的景观:“金人台”,台上有四尊宋代所铸的铁人立像,俗称:金人。这是其中一位金人。
下图、这个位置的铁人已缺失,现在立在这儿的铁人,是中华民国二年八月(公元1913年)補铸的。
下图、这位身着铠甲的铁人,是宋代所铸铁人的原物
下图、这是位于金人台西南隅的宋代铁人,绍圣四年三月朔日立(注:此为宋哲宗年号,公元1097年),
下图、金人台简介
下图、这是金人台东侧的“流碧榭”。对联:风月时来往 山川自古今 张颔篆书
流碧榭原称“白鹤亭”,跨晋水智伯渠之上。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始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
4、献殿与鱼沼飞梁
下图、从金人台向北,就是保存完好的“献殿”,她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献殿建于金世宗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至今已有840多年历史,仅在1594年、1955年进行过两次大修,至今保护完好。献殿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袱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四周槛墙,上置櫺栅,雄壮敞亮。
下图、穿过献殿,就是晋祠著名的景点“鱼沼飞梁”和其北侧的“圣母殿”。
下图、右侧望柱上的“鱼沼”二字。鱼沼飞梁前接献殿、后连圣母殿,形成一组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称圆形水池为“池”、方形的称为“沼”。沼上架十字形石桥,状若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梁下即晋水三泉源之一:鱼沼。
下图、这是鱼沼飞梁前的铁狮(左右各一)和左侧望柱上“飞梁”二字。鱼沼飞梁最早记载于《水经注》,现存实物为北宋所建,呈十字形。“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飞梁”系沼上石桥。桥面东西平坦,南北两面下折,视之如鸟之双翼。梁思成言:“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下图、鱼沼内的金鱼
下图、鱼沼飞梁下的泉水
附录:
晋祠铭并序 御制 御书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至亲无以隆基,非德元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迹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月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舟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玄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济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若夫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刚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以众美攸归,明祗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以夫挺秀之质,而无居常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以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泽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币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显。潜通玄化,不爽于锱铢;感应明征,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为馨;唯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随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邦。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箓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寻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云,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酬,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积,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正空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玉,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弘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祗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化于玄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
赫赫宗周,明明哲辅。诞天降德,承文继武。
启庆留名,剪桐颁土。逸翮孤映,清飚自举。
藩屏维宁,邦家攸序。传晖竹帛,降灵汾晋。
惟德是辅,惟贤是顺。不罚而威,不言而信。
玄化潜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庙,肃肃灵坛。
松低羽盖,云挂仙冠。雾筵霄碧,霞帐晨丹。
户花冬桂,庭芳夏兰。代移神久,地古林残。
泉涌湍萦,泻砌分庭。非搅可浊,非澄自清。
地斜文直,涧曲流平。翻霞散锦,倒日澄明。
冰开一镜,风激千声。既瞻清洁,载想忠贞。
濯兹尘秽,莹此心灵。猗欤胜地,伟哉灵异。
日月有穷,英声不匮。天地可极,神威靡坠。
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附录二
关于“对越坊”的传说
对越坊,是一座造型别致、结构精美、雕刻玲珑的牌坊。坊额正中有两个鎏金大字“对越”,这两字作何解释呢?据古书记载:“对”是报答的意思,“越”是宣扬的意思,“对越”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报答宣扬神明恩德。至于“对越坊”的修建,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说,明代山西有位书法家名叫高应元。他写的字,骨骼雄奇,力透纸背,尤以楷书享誉海内,在当时很有名气。他住在晋祠东南数里许的太原县东庄,父亲在外经商。高应元在母亲面前尽孝道,养侍奉,是本县出名的孝子。他冬天让母亲坐在火坑头上烤火享福;夏天让母亲在树阴下乘凉观景,又怕母亲冻着热着。尽管如此,他母亲的身体还是越来越不好。这一年,母亲又患上了偏头痛,高应元请了许多大夫治疗,总不见好转。
一天,高应元在家里专心写字,忽见家人慌慌张张地闯进来说:“老太太的老病又犯了! 高应元听说母亲犯病,便急忙扔下笔前去看望。这次,母亲的偏头痛发作得比哪一次都厉害,疼得老太太坐卧不安。高应元急忙让人请医生治疗,自己日夜守在床前,精心侍奉。可是,方圆几十里之内的大小郎中都请遍了,各种药也不知服用了多少,就是不见好转,急得高应元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到晋祠庙吕仙阁祖师像前求求签,只要心诚,也许能得到神明的帮助。
高应元听从了一这劝告,便沐浴斋戒,专程来到吕仙阁求签。他恭敬地祷告一番后,便拿起香案上的签桶晃动,一只签从桶中跳出,他拿起一看,上面写着 4 个字:“添砖加瓦。”高应元立刻明白了,这分明是让他在祠内修建筑物。高应元毫不怠慢,马上在祠内转了起来。晋祠院内殿、堂、楼、阁、亭、台、塔、桥等,应有尽有,就是缺少牌坊。于是,高应元决定捐建一座牌坊,以此为母亲消除灾难。
经过一番周密考察后,高应元决定将牌坊建造在圣母殿的前面,金人台的后面。不久,牌坊就破土动工了。结果,在开工的第三天,高母的老病果真好了。高应元一想,神明既然大恩大德,就把建造了半截子的小牌坊拆掉,重建一座大牌坊。
没过多久,一座高耸华美的大牌坊落成了。在完工那一天,高应元兴致勃勃地拿出他的看家本事,挥毫泼墨,为新建成的牌坊题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对越”二字。这块金字大匾往牌坊上一挂,不仅使牌坊愈发壮美,而且也为周围的景物增加了亮丽色彩,因而,博得了人们的一致称颂。后人把它列为“晋祠三名匾”之一。(本文来自“晋祠博物馆”网页,略有删改)
全文完
请看下集:太原晋祠深度游(5)
原题:(原创)唐太宗手书《晋祠铭》与宋代金人台 2015-09-18 09:17 发表
2018.12.31 阅读(434)| 评论(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