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与闭幕,金融科技也登上风口成为了关键词。马化腾、雷军、李晓鹏等多位企业界代表均在提案中对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860/d953f7e265567061.jpeg)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科技水平,积极应对金融开放背景下国际竞争与挑战的建议》中建议,要为国内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出台促进扶持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顶层指导意见,稳定政策预期;顺畅“金融+科技”产业链主体合作,促进金融服务全面数字化升级。
小米创始人及CEO雷军则在《关于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强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能力,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晓鹏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上表示,要强化责任担当,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继续扩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运用金融科技,发展云贷款、无接触贷款等便利服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860/fc264de745a5f5ca.jpeg)
金融科技对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通过金融科技打破金融信息不对称,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并降低风险和成本。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金融科技则能够扩大金融服务普惠范围,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快捷、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并推动消费升级与消费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指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需要通过科技实现服务、效率、产品等方面的提升。
睿智科技董事长陈建表示,金融科技通过精准评价和量化处理,可以助力银行争夺长尾人群,从而推动金融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平衡。陈建建议通过金融科技对中国众多无征信、短征信、薄征信的潜在消费者人群进行精准的消费风险评价,令他们有机会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以最大的广度和深度去促进金融普惠的实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产业效率再优化、行业服务再升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金融科技赛道,并不断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打造“聚合型”和“智慧型”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地方政府也需要引进金融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市场化征信公司作为平台运营方来构建信贷评分体系。
在众多关于金融科技的提案和建议中,除了对鼓励性政策的希冀,各方也对监管层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尽快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积极协调创新与风控之间的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周振海建议,要平衡风险创新、改进金融监管,破解难点痛点、构建良好生态,并要加强金融教育、提升金融素养。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则建议,监管层应适度放宽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监管,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应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并密切关注其发展中的问题,强调合法经营和规范发展。
而两会开幕前,关于金融科技的政策也密集出台,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相关规范与鼓励措施。
5月11日,央行宣布成立国家级金融基础数据中心,深入开展“数字央行”建设,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5月16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宣布北京正在推动第二批“监管沙盒”试点;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局长阮路也宣布重庆同期探索开展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
5月1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的会议上宣布启动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
5月19日,杭州宣布推进“监管沙盒”试点。
5月2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成都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0-2022年)》,对总体思路、发展重点、金融科技载体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互联网行业已进入一个与传统经济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也将进一步融合,推动金融服务的全面数字化发展。疫情加速推动了数字金融服务的发展进程,促使金融机构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以突破经营发展面临的瓶颈。
金融科技的新时代已然到来。
金易联作为金融行业数字化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为工行、第一创业证券、长城证券、广发证券、建信基金等多家金融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想了解更多详情,可进入金易联官网查看:https://www.finogeeks.com/solution/sw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