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出生的作者,王正方,自出生开始,随父母于乱世中颠沛流离,从抗战到内战,直至1947年迁至台湾。记忆中的那十年,于今已80高龄的王正方在书中没有任何的哀怨,点点滴滴都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还原当时的苦难中国。
携家带口,烽火流离……这是自古不辍的历史剧情,离我们最近的这一场,距今也七十年了。今日大陆的青年、少年是否知道,是否在乎,七十年前,曾有数百万家庭从各省蜂拥逃离。除非你曾经离去而归不得,不然,你难以想象身居台湾的中国人如何终生背负着大陆的记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本能的对比龙应台的《大江大河1949》,十年前读时,满篇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涕泪哀嚎纵横华夏江山……在近年面世的回忆文字中,我们看见浩浩荡荡的南下人群中,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半个多世纪之后,是这些孩子讲历史还原给我们。
一、十年基本经历
作者王正方于抗战初期随父母出生于湖南,其父北师大学生,从军抗日,后辗转江西,抗战胜利杭州接收日本受降,后全家回到北平,王正方与父母哥哥一家四口居住在协和医院旁边的北总布胡同,其父在河北省政府工作,抗战之前与第一个妻子结婚,并生有五个女儿,抗战胜利后,两个妻子都携儿女住在北平,嗯,故事很复杂,很有趣……1947年,其父受托,携带整套注音符号的铅字铜模,先期赴台湾办教育,王正方当时认为,这一去不过三四年就会再回北平,但没想到,再回已经是1971年。
二、书中几处印象深刻的
1、北京的教育,西城最好是有历史渊源的
难得的是作者的母亲,在战乱频仍,没有学上的情况下,坚持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王正方的父亲在1947年回到北平不久,就托朋友帮两个孩子在西城现在的实验二小入读4年级,当时就是牛逼的学校,“在那个穷困的年代我们学校每间教室都装了播音系统,可见它是个重点学校”。看来凡事都有传承的。尽管解放军入城,教育的区域优势一点儿没变。
2、最好的朋友考入空军U2飞行中队,被击落
作者在记录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总是娓娓道来曾经的恶作剧、欢乐时光,如何追女生,然后掉转欢乐,平淡描述
“志励是家中独子,背着母亲考入空军官校,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我们一起在台湾度过惨淡的青少年……空军公墓,放眼望去地面上斜躺着好几百块尺余见方的水泥墓碑,他的墓碑是632号,每位飞行员简短履历,文字呆板:秦志励,少校飞行员、籍贯、年龄、空军官校xx期毕业。于民国xx年x月x日驾机执行照相任务,因公殒命”
看到此处,刘德华的《黑蝙蝠中队》在脑子里蓦然响起……
3、国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作者的父亲在1940年代初调职到《前线日报》,其中有个年轻的同事叫宦乡,二人结为好友。评价宦乡思路敏锐,下笔如有神助,宦乡在做时事报告时把斡旋误读干旋,其父私下纠正,宦乡尊其为一字师。宦是共和国首任驻英国代办,1978年,其率领社科院代表团访美,作者在旧金山又见到了宦乡,提及已经去世3年的父亲,宦乡很感慨,特别提及抗战期间与其父共事的那段日子。
孩子的回忆,最真切。而历尽劫难,临老回忆仍像孩子一般开心的叙述,正是本书作者的风格,可谓一绝。但凡有涉抗战以来的历史之书,大抵哀苦之声,但本书通篇不闻悲叹,不露愤慨,不见苦相,从头到尾都是孩子的话语和心境。当他书写到全家跌入艰难悲酸的往事时,同时变回到那个时时刻刻不肯安分的顽童,任是数不清的哭,道不尽的难,都换做活泼的调皮,令人感慨佩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