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自己的文章,甚至都不敢说是文章,更多的是自己的碎碎念。没有结构没有逻辑,甚至也没有多少信息价值,自嗨而已。
写作需要训练,文字表达实际上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我如何想,如何构思这篇文章,就会如何写作。
这也意味着,写作能力提升的背后,是思维能力的升级。
如果我要写一篇情感类的文章,该怎么下笔呢?
慢!在下笔之前,需要现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不过这一点从小学开始就是我的苦手项目,可能就是这样没能有一个好的习惯吧。
先想好:我想要通过文章传达什么信息?读者又会是谁?如果涉及比较专业的知识,对方会有多少背景知识?
也就是说,我在对谁讲什么?这个过程虽然很发散,但还是需要自己有推理的过程,起码要知道自己文章的核心是什么,大致分为几个板块。
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自己的观点,或者要讲的故事阐释清楚,有说服力就更好了。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要求所有内容在核心意义上的同一。线性的逻辑也好,百鸟朝凤那样的也好,总是要让自己笔下的句子为终极目的服务。一篇文章中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现实生活中一件事会牵扯到无数的信息。在走向最终观点的路上,还会有许多阶段性的结论,对这些阶段性的结论不能铺陈太多。就像证据法里对证明力的规定一样,并不追求完美的证据效力,而是只要达到不同的证明力标准即可。不过,选择最有效的、也是有限的信息来支持它们也并非易事。就像拼图中的每一小块,也必须是有自己的边框,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否则就会破坏最后的成品。
从别人那里听到这些觉得很简单,不就是信息的排列组合嘛。但是自己一动笔,就成了车祸现场。
因为,最重要的句子表达方式都不对。朝终点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句子,有的句子传达了信息,但是和段落就是不能粘合在一起。意思就是那个意思,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又不是需要的那个意思。这里需要的就是单个句子的表达方式了。有些擅长诡辩的人,可以通过句子结构的转换就偷换概念,颠倒你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想想真的是很恐怖,但是又有点羡慕。
毕竟,嘴遁还是超强的不是么?
不过,无论是整体的框架、每个阶段的段落和最微小单元的句子,都需要好好磨练自己的功夫。
怎么磨练呢?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还是那三个字:事上练。大佬的建议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我真的仿佛看见她说出这几个字时头上的圣光。
具体怎么去练嘛,可能还是有方法吧,之后学到了再说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