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你是一位1800 年前的少男或少女,想追求一个理想的伴侣,但不知道怎么跟他/她拉近距离。
又或者你的爱人远在千里之外,没有现代设备,杳无音讯,未知生死,除了忐忑相思,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这个时候,你或许需要一部《诗经》!
就像现代人不知道怎样传讯息就需要上网百度,又或者失恋时,总不自觉地一再点播悲情歌来自我麻醉,是一样的心情。
只是古代没有留声技术,乐调已然失传,我们已经不知道那些音乐长得怎样,可是诗歌的文辞却经由文字抄写、印刷而被保留下来。
那么,春秋时代的人们到底怎么谈恋爱呢?
在茫茫人海中,你总要寻找人生的知心伴侣吧!
但要怎样把握机会制造相遇?
要怎样做才能让你展开恋爱的第一步?
不用担心,爱情金句都在这里,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各种猜心攻防,在这里都找得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8036245/3ae8b029c312736e.jpeg)
古人告诉我们,送礼物,总是最有效的。
比如说你送我木瓜、我送妳琼琚,「投我予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的是青年男女自由相会,互赠礼物,欲永结情好。
这里所赠的「木瓜」,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番木瓜,而是楙木的果实(这种落叶灌木带香气,果实形状则类似香瓜、黄金瓜一类)。
至于回赠女子的「琼琚」,则是男子衣带上佩挂的玉石组。
送完了礼物,别忘记告诉对方,这不是回礼喔,是因为我喜欢你呀!!!
你看,这不就成功提升好感度了吗?
除了很有文学气质的木瓜跟琼琚,还有一位年轻的猎人,他送的倒是很实际的礼物,「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野有死麇),他猎到一只死掉的小鹿,而且用非常环保的茅草包起来,想着准备去引诱他偶遇的少女。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位少女会不会接受猎人的礼物、也不知道少女长得什么模样,但是在追求的时候,总要不吝惜赞美,如果想要称赞美人,就要这样说: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若是心上人收到这样的诗句,光是读一读词藻,便已经能够感受到仰慕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8036245/557cfe6561a318af.jpeg)
古人的交往模式,除了送礼,接下来当然就约会了。
约会的时光总令人心痒难耐,有一位男士如此表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他独自在城隅下等着情人,而对方久候未至,他的心情十分不安,不由得一再搔首徘徊。
不只男性讨厌等待,女性的相思之苦也不遑多让,有另一位女士就这么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她说,相思之苦好比这闷人的天气,不过,只要情人一出现,这一切的不安都烟消云散。
《诗经》的爱情世界中,人们谈情说爱,其实远较我们所想来得更自然自在。
但相对之下,也就没有绝对的赢家。
当中也有不少失败悲痛的例子,譬如著名的〈氓〉,就是被始乱终弃的妇人,独自登上土墙,远望旧时约会的场所。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她由于无法断绝自己的思念,试图寻找那个最终背离她的人,怨怼悔恨。
还有一种思念,则是出于无可奈何。
在〈卷耳〉中,一位贵族妇女,拎着浅筐,正在路边采收卷耳(今名「苍耳」,一种草药)。
可是她采了又采,却总没能采好采满。
她现在之所以无心手边花草,是因为太过思念她那位远行在外的丈夫。
但她思念的方式,也非常奇特,竟然是展现天眼通!
原来,她看到了丈夫正跋涉千里,异常艰困。
不但汰车的瘦弱老马,腿软却步,无力登山,还病到毛色都变黑变黄,以至随行驾车的仆人也过度疲劳,面容扭曲。
心疼着丈夫的处境,她也无心工作,就把筐子搁在路边,希望有一杯苦酒,可以化解这场无尽的忧愁。
其实,《诗经》收集的大部份作品都是爱情诗,歌唱的都是自由恋爱的事情。
即使如同大理学家朱熹,心中绝不苟同这些私奔或者自由恋爱的人们,明目张胆地出现在《诗经》中,也不得不说《诗经》的确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于是,后世又有些号称卫道人士,拿出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话,说《诗经》不会有不正当的内容,来否定这些恋爱事实。
虽然,我们不能像厌世哲学家那样,说孔子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说过这样的话,却不等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思无邪」的「邪」根本就不是「正当」的相反,而是说「专心致意无他念」。
那就是说,《诗经》所歌颂的爱情本质,无论是热恋也好,失恋、相别离也罢,都只是外在因素,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要别无杂念专心致一地去爱啊。
所以,不知道怎么谈恋爱?专心去爱就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036245/84fd3ce064d7d43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