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只限于提供方向,不提供方案。
开篇还是老生常谈的报志愿的重要性,这些你们现在都没有体会,当时我也没有体会,到了人民大学一年之后我才慢慢感觉到有一些感觉,当初没有足够地重视,幸而结果不错,但也是一阵凉汗。想象一下,如果我当时做的是另一个决定,我现在在哪,会遇到谁,有没有这么好的平台和资源,以及人民大学带给我我的冲破社会阶层的机会。
考生区分
志愿报考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其中还有一些博弈的成分,有的时候甚至是学生家长之间的博弈。这些事情要说清楚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分情况。我的分类里面大的情况无非三种——志向明确、志向不明确、志向半明确。其实报志愿最根本的还是看学生自己,而学生基本就是这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一定要分别对待,下面我一种一种分析一下。
志向明确的学生
对这种情况的判断标准有两点——热血型和理智型。
热血型的学生考试之前就给自己定好了目标,一定要上什么大学。这时候要看他考的分数如何,如果分数够了那便不说了,分数擦线也可以冲一冲自己理想的大学,麻烦的是如果不够的话家长和学生本身如何疏导。而一般来说,分数不够的情况占大多数。这时候家长要对孩子有了解,如果孩子真的是那种特别固执的,建议不要强迫,无论是复读还是报考,尊重的孩子的选择,可以变通的话这时候家长就要安慰鼓励孩子,同时看其他学校的情况。
理智型的学生比起热血型学生要明白一些,热血型学生大部分心中只有一个学校,理智型学生心中有很多学校,同时这些孩子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可以做到什么。这些孩子很优秀,知道去哪里找信息,最后很明白。所以家长不用多说。
无论是热血的还是理智的,都是心里所有数的好孩子,建议家长不要过多介入。因为他的心智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是他成年之后的第一次重大的选择,过多干预无非三种结果——第一、孩子懂事,顺从体谅家长;第二、消极抵抗,拗不过家长但是大学里不会好好学习;第三、激烈抵抗,根据程度分吵架、打架、到以生命威胁。这三种情况我身边都有,有些好孩子不说了,我有个关系还不错的哥们本来想学化学,拗不过他妈妈来学了管理,结果俩人三年不说话,妈妈给寄的衬衫三年了没有打开过。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也是及时行乐,因为他感觉人生不是他的,就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尽全力享受。还有个同学,威胁爸妈跳楼的,最后爸妈实在是害怕他跳下去,就顺了他了。
志向不明确的学生
这种学生和心里明白的学生的处理方法就不太一样的了,如果学生是这种情况,那么他最需要的是帮助。这种学生实际上是咱们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想过自己要学什么、去哪个大学,梦想啊、人生啊、意义啊这些离他太远,同时常年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在面对填报志愿这种大事的时候也是糊涂的。那么他糊涂家长就必须清醒。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情况,以及自己能调动的资源给孩子三到五种选择方案。但是不要就只给一种方案,这样孩子一般不会接受。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找一找志愿咨询机构问一下,但是需要注意找咨询机构看两点——一是看咨询师做过多少成功案例,二是看有没有一个志愿填报系统。我对“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做过案例研究,也去实地调查过,这个比较靠谱,其他的说不准。
对于这种孩子,不能由着他胡来,他上哪个学校或者去哪个城市可能就是因为那个地方是那个明星的学校,或者有大海、有好吃的这种理由。
志向半明确的学生
这种学生占得比例也很大,他可能听说过一两个学校或者专业、对某几个城市有好感,但是有不太懂,也没有明确的志向或者目标。这种孩子比较容易听别人忽悠,志向不明确的学生反而不容易忽悠,因为别人说啥都没用,基本听不进去。
这种情况的孩子要做的是对你感兴趣的学校进一步了解,先把情况摸清楚再说。我遇见的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孩子和家长有些矛盾和冲突,家长希望孩子靠军校,稳定;他想靠普通大学,拼一拼。很矛盾,然后找我。我就很无语,现在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应聘去部队做军官啊。军改过程中军校砍掉了一半,去年又取消了国防生制度,改为在普通大学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军官,所以有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零和博弈。
咱们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不知道从哪听了一句什么,就糊里糊涂报志愿,家长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安排,其实都没有弄清楚情况,这里面路很多,各种方案也很多,你有很大的概率找到自己心仪的方案,甚至更好的。
填报准备
填报准备需要分阶段进行,我简单把他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调查阶段
“庙算多者胜,少算不胜,况于无算乎?”——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所有的判断都基于信息收集的基础,在不完整的信息上面做出的决策基本是错误的。无论是哪一种学生,这一阶段都是必须的。
信息的收集我简单概括为:“到处撒网,重点抓鱼”。
首先要做的是了解高考报考的基本信息,比如什么是平行志愿、录取原则、退档风险等,先把填志愿是什么搞清楚。
其次,大量阅读各种报考指南、攻略、建议,来源求广不求准。学校发的报考指南数据太多,人工无法有效处理,你所依靠的最大助力依旧是网络。这个时候不要担心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因为在大量的查找阅读之后,各种信息对比,会将不靠谱的信息自动删除。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绝对不能只看一个来源的信息就确定自己的想法。可以找各种招生官网,这种一般比较可靠,但是过于宏观不好把握,再有就是各种媒体和论坛,比如搜狐新闻、知乎,这种信息来源不太可靠,但是操作性很强,两者要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官网一条信息去论坛上讨论,也可以在论坛上看到感兴趣的信息在官网上查证。
最后便是重点突破。大量阅读之后,你心里对自己能上什么学校应该大概有个底了,这时候就选有限的几个学校去重点查找相关信息,去各大高校的招生网里研究。
中期操作阶段
这时你心里应该有点想法了,接下来就是确定目标。这时候需要用到网上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系统,输入省份、分数,然后推荐院校。这些一般都是要钱的,我不太建议某一个系统,我比较推荐你多试几个系统,因为第一次尝试大部分不会给你全部的结果,我们其实也不需要全部的结果,因为结果太多,又陷入无法处理的难题中。在多个系统的有限几个推荐的学校里找共同推荐学校,去查他们的信息,包括历年在山西的录取分数、名额、线差等,越详细越好。如果这里面有你中意的学校是最好的。
后期权衡阶段
你现在应该有十到二十个考虑学校了,此时你要在这些学校里进行选择,考虑因素有很多。如下图。
图1
考虑方法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综合考虑,还有一种是只考虑单一因素。对某一学校没有特殊偏好,或者没有其他想法的学生建议综合考虑、综合比较。如果已经有想法,我建议只考虑单一因素。而且大部分时候影响你做出决策的只是一个理由而已。一个学校你最看重的是哪一点,如果这一点无可替代,那么其他都可以忽略,做人做事都是这样。
最终方案确定
到这里你应该想清楚了。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报”的原则制定你的志愿报考方案。你们有八个平行志愿,根据你自己的想法确定“冲稳保”的比例。此时需要注意几点——1.“冲稳保”一定要有梯度;2.志愿要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全部填满,不要任性;3.冲一冲的志愿一定要选调剂,保一保的自己权衡。
这里需要多说一点的是,一本看学校、二本看专业。如果分数够,先看学校,到了名校以后转专业还有机会;如果分数不太够,此时不要追逐好的学校,要追逐含金量高的专业,比如医学、计算机这些难度较高的。对于名校来说,名字就够了,什么专业都有出路,一般院校真的就看自己的能力和本事。
我的建议
关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论是志向明确还是不明确的孩子,如果他和家长发生矛盾,这是一种成长和成熟的表现。这说明他在努力尝试争取自己作为一名成年人的权利。人生三五年一个阶段,连接每一个阶段的是人做出的选择。此时要选择去哪,下一阶段你就要选择和谁共度一生以及为了哪一项事业而奋斗。这是学生自己的选择,必须要学会自己负责,家长把利害关系说清楚说明白之后若孩子还是很坚定,那说明孩子是很优秀的孩子,就尊重他的选择。
关于志愿的功利性
如果你找到一个学校或者是一种方案很有诱惑性,这种诱惑性到了那种你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分数不太可能的情况,此时一定要慎重。首先判断其真实性,其次便是再权衡,如果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坏处一定和非常隐性的,而且是长期的。我的很多同学上大学以后都有种被骗了的情况,俗话说物极必反,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慎重,看清楚、想明白、再动手。
关于高中与大学
正常的思维方式是上高中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找工作,找工作为了买房子,买房子为了娶媳妇,娶媳妇生孩子继续上学。咱们一直有个笑话和这个差不多——放羊为了挣钱,挣钱为了娶媳妇,娶媳妇为了生娃,生娃继续放羊?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意义,在高中大学这几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该是书香相伴,好友同行,一时相谈国家大事,半生回味那时少年。毛主席诗词有一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气息,而不是浓浓的铜臭、酸腐的教条和已经将梦想与求知求道之心泯灭的压力。高中就是高中,高中不是为了大学,同时大学就是大学,大学不是为了就业,只有浸入这个阶段,才能享受这个阶段,才能在其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我们活得才有尊严。
结语
你们高一的时候我就老回去,现在你们高三了我这也算是送完最后一程。高中三年我在二中过的很开心,大学这三年我在人大过的也很开心。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篇文章此时被拿出来读一读再适合不过了。
我的老师曾对我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后来我上了大学,读了很多书后才发现这句话也是前人说的。你们上了大学,便是这个社会的知识分子,有余力有志向的人该为这个社会承担责任,这才是精英该有的样子,这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该有的样子。
细细想来,我应该算是校长比较得意的门生之一了,感谢校长给我这次和大家说话的机会,也感谢把我培养出来的老师们。
同学们,前程似锦,江湖路长,咱们有缘再见。
参考文献:
[1]房源,冯文章,杜会永.新高考改革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8(05):179-181.
[2]王世斌,刘旭东.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演变与优化[J].江苏高教,2018(05):60-63.
[3]孙景峰,王妍,李强.从高考志愿填报看学生生涯规划选择——以一本线附近考生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4):74-76.
[4]伦关臣.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考信息公开质量提升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0):199-201.
[5]陈思,丁延庆,刘霄,伍银多,叶晓阳.农村学生“高分低录”的现象及原因——基于宁夏高考数据的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18,3(02):52-80.
[6]彭世辰.基于智慧决策的高考志愿辅助填报方案[J].计算机时代,2017(12):5-7+12.
[7]马丹婷,尹佳慧,张慕尧,燕善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3):221-223.
[8]汤红伟.高考志愿填报案例分析与填报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4):92-93.
[9]刘翔宇.基于博弈论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1):127-128.
杜宇鑫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18年6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