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河南持续高温,我家的空调终于有机会履行它的使命。没想到就是这几天的享受,我和儿子、女儿先后咳嗽不停。
到村卫生所看病,三个人花了八十九。老公黑着脸,怪我们不争气,短短几天,药费比电费还高。
空调停了,电扇呼呼地转,一天,两天!三个人的咳嗽声此起彼伏,老公越听越心急,只好带我们到镇上的儿童医院。
虽说是镇儿童医院,名声却在县医院儿科之上,连附近县区的人都开着小车找过来看病。主治医师其实只有两个,且俩人一天一个轮流坐班。这俩人,都近神医,不光儿科响当当,看成人的疑难杂症也手到擒来。所以,医院儿科的就诊室里,大人孩子中青年,各色人都有。只不过,病症轻的不愿来,排队的人太多了,看病一分钟,排队几个小时。
单单是排队也就算了,农村人有的是时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门看病遇到熟人交流下病情还可解解闷,村卫生所的诊室里就常有老头老太太蹭空调聊天。但这里不行,进诊室戴口罩,两张排椅分列两边,大人坐在椅子上排队,孩子在外面安排另外一个人带着,等轮到了再带进来。进了门,不许说话,不许让凳子发出声响,手机全调成静音或者关机。医生检查时,问话了回答,不问不说话。那些见了医生就痛陈病史的人,通常会被医生厉声打断。这些“清规戒律”,年轻人受不了,只有做了父母的人,为了孩子耐着性子苦等苦熬甘愿受人责备。
我们到医院的时候,七点四十。医生还没到,走廊上的队伍溜溜地排了几十米。过了十分钟,医生到了,开始看病。我和女儿排队,儿子由老公带着在院子里玩耍。天虽然阴着,温度奇高,又闷热。我脸上、脖子上、后背上都是汗,排在我前边的年轻妈妈后背上也湿了一大片。
好容易排到诊室,本以为开着空调会好点,没想到更觉闷热。我悄悄一数,这边凳子上我前边有八人,那边凳子上按七人算,轮流看下来又要不少时间。更别说还有住院部的来开药(他们是不用排队的),还有刚做过化验检查的来开单子,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我们。医生听诊器一听,说我女儿的没事了。我的又开了药,叮嘱我回家按时吃。唯有儿子的开了化验单,等到出了结果再开药。
老公去缴费,我在化验室等待,护士示意我抱着孩子坐在凳子上,他们要采血。看我犹豫,旁边的人赶紧提醒:“你做吧,他们不怕你跑了!”护士也在旁边说:“等你老公缴费来,结果都出来了,不耽误你看病。”
果然,等我老公缴费过来,护士就把化验结果给我了。老公说,划价和缴费窗口人很多,排队好半天。
再进诊室,我就不用排队了。大摇大摆进去,等个合适的时间把化验单交给医生,他刷刷地开了单子,填上我的手机号,只说孩子可能是玩水了,以后注意点。谢过医生,我赶紧去划价,缴费。果然,又是好长时间的等待。
最后算算,化验费41元,我的药费5元,孩子的药费7元,没有挂号费。果然,儿童医院的药费还是这么低。女儿小的时候,看病也是在这里,每次药费通常是五元、六元,没想到十几年过去,药费没怎么变化。
这次看病到此结束。回家吃药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的药面磨得很碎,像面粉一样。儿子和女儿都是爱吃药的类型,特别是儿子,每次都把药包上的粉末也舔干净,这次也不例外!
愿这次快快康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