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学习的间隙,她间断性的读完了《边城》, 晚晚自习回来 有些累,读到小说的后半部分,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没有忍住,简略的翻到结尾,看完后,...意犹未尽,心有不甘, 充满了那种不接受的遗憾。于是,从屋里出来冲出来:
“为什么?为什么是结尾总是悲剧呢?我太难受了.....妈妈,这为什么呀?”
“可能因为悲剧更深刻吧,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想让人领悟点什么?” 不过,也有皆大欢意式的,像我们青春期那个年代,台湾席娟的《上错花轿嫁对郎》那种故事大圆满,也是有的。
嗯,道理我也理解,可能是现实中不完美,真实的往往充满曲折,坎坷...,可是,我还是很难受,好人不应该有好报吗?
那个爱上翠翠妈妈的士兵,为什么要自杀呢?导致翠翠妈妈也活不成了,翠翠的外祖父这么好的人,不应该有一个好的幸福的晚年吗?翠翠好可怜呀!
...
总之,岳岳是那种向光的孩子,她的底色是那种普希金式的,连悲伤都是明亮的,心慈善良,能把阴影照亮的女孩,这种悲剧式的的结尾让她以接受...至少是现在这个年龄阶段难以接受。以后,随着长大,经历一些世事,多一些纬度理解世界,思想总会在拓展中变化,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吧?
6.13.2023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