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青琴,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我和我的两个小伙伴开了江西第一家樊登书店示范店——三个女孩的书店。这是我在简书上写的第234篇文章,继日更227篇中断后重拾的第7篇日更,谢谢你关注并花时间阅读。
加入樊登读书两年多的时间里,选择性地听了百来本书籍。如果要我只推荐一本书,那我一定推荐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很奇怪对吧,我年纪轻轻,还是个单身狗,竟然推荐一本育儿书,还是这么幼稚的题目。是的,正因为如此,以书名论英雄,我很晚才和它相遇。一旦相遇,我便被它迷住了,频繁地在生活中运用它。托这本书的福,我的情绪控制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并且表达方式更加温和有力量。
什么是情感引导呢?书中的定义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这个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第一,情感引导让我们学会辨认情感,觉察自我。
我们从小接触最多的是名词,比如爸爸、妈妈、小猫、小狗,但是我们很少会学习高兴、难过、愤怒、委屈等情感词汇。
而连情绪名称都不知道,自然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正如西方没有“上火”这个词,所以你再跟他们描述上火是什么,他们也无法理解何为上火。到我们自己身上,就是我们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生气的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生气,噌噌地火气喷向身边人。难过的时候别人问起只知道哭,不知道折磨自己的情绪到底是哪种。
这种是最可怕的,简直不是自己做主宰,而是不知名的情绪控制了自我。如果我们知道生气是什么样的,难过是什么样的,一旦我们陷入这种情绪,脑海里的警戒线便会迅速拉响。或许,也就没有公交车坠河事件,司机在愤怒的那一刻,意识到此刻被愤怒所包围。
第二,情感引导让我们学会表达情感,接纳自我。
我看过很多毒鸡汤,什么长大就是沉默消化情绪的过程,什么成年人注定要背负很多难言之隐。为什么要自己消化?为什么不说出来呢?
是不敢吧。
怕说出来别人觉得太敏感,更怕说了跟没说一样没人在意。
我小时候做过一件特别傻的事情,我这个话唠太喜欢说话了,每天放学就缠着我妈我爸逼逼叨,一开始他们很愿意听我讲,后来越来越敷衍,有一次可能我妈正好心情不好,再加上我跟个唐僧一样在她耳边响。她说:“你真是吵死了,别什么都跟我说。”小孩子的解读系统就是这么奇怪,好,那我不说了。那之后我在家都很少说话,我开始静静地看书。但是我在学校可欢脱了,在家什么都正常就是不怎么说话,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有多么过分。结果……他们没发现,真是气死我了。我继续赌气,直到有一天,我爸爸摸着我的脑袋,幽幽地说了句,“好好一个孩子,怕是读书读傻了,现在就知道看书,话也不说了。”我才开始原谅他们,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满被看见了。
如果在童年或者成长过程中,总是被忽略情感,那么表达情感真的是一件内心认为危险的事情,没有人想重温被忽视的感觉。但是自我消化真的太可怜了,希望大家可以找一些觉得安全的人,尝试畅开自己的情感,告诉他们此刻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是因为什么原因。
当说出来,就迈出了接纳自己情感的第一步,情绪会好很多。并且,发泄出来才有可能转化成正面的能量,而不会被压抑被黑化然后成了一个伤。
第三,情感引导让我们更关注身边人,构建更深的链接。
管好自己的情绪,才有精力去管别人的情绪。当对方情绪得到了确认,负面的情绪会迅速下降,正面的情绪会更加强烈。
有一次遇到一位愤怒的书友,我没有被他带走,我只是关切地问了句,“你现在很生气对吗?”秒秒钟他身上的火气就退了一半,他说,“对,我很生气。”过一会,他就没事了。
但是如果我不知道情绪引导,我估计就会来一句,“有什么好生气的,想开点想开点。”我一忽略了他生气的事实,二阻止了他情绪的表达。他自己想不开,哪怕当下他不生气了,他待会也会想起来就生气。
既然情感引导这么重要,怎么去实现呢?又怎么去运用呢?我觉得看完上面的,应该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用心关注——准确识别——接纳情绪——说出来。
希望情绪引导,可以在你的生活里,让你活得更自由。明天结合《非暴力沟通》,学习把情绪和需求说出来。
(扫码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34】有什么,说什么,怎么这么难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