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山淮云院记》通临感悟

《昆山淮云院记》通临感悟

作者: Daisy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5:05 被阅读0次

      今年春节前写春联时,在众多春联中我对赵体的春联念念不忘,喜欢它的飘逸、潇洒、灵动、大气……尽管当时还没有学写赵体,但我还是坚持写了赵体的春联。而令我惊喜的是,年后我们学习的第一本帖,竟然就是赵孟頫的《昆山淮云院记》。

      通临第一遍的时候,每天给自己设定了两张蝉翼纸的内容,约莫两三天后,估计通临完一遍六天就可以了。之后每天临的时候,一下笔总感觉是磕磕绊绊的,有时一个笔画还没写完,就马上知道这一笔又没写好了,心里的情绪会低落一下子;有时一个笔画写好了,心情好像又有点踏上云端。通临第一遍时,这两种心情常常反复交替,有时能听到自己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好在在这个过程中,脑海中常常闪现出书社小伙伴说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还没临完第一遍的时候,决定在完成第一遍之后再来第二遍。

      第一遍通临完,写过的每一张纸都平铺在眼前的时候,我很平静地接受临帖中的不足。这种心情也是跟以前每次写完作品后的兴奋不同的,这次我明显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明显知道第一遍临的字放不开、缩手缩脚,字显得很小气。

3.15-3.20通临第一遍

        于是开始了第二遍的通临。

        可是很神奇的,第二遍的通临一开始,自己就明显感受到了落笔的不同。笔好像越来越听使唤了,心里也跟着笔画舒展了许多,尽管也还是没有原来每周临一页帖的舒畅,可还是写得自在多了。

3.21-3.25通临第二遍

      在学习《昆山淮云院记》这本帖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感受到了『无所住境』跟零基础班学习的不同,需要自己去思辨和总结的地方更多了。一开始其实自己有点抗拒,还想着像原来那样偷懒着,每周看视频、临帖,然后写作品就好了。可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能明白了《昆山淮云院记》一些笔画的特点,能分辨笔画的相同和不同,好像稍微窥见了其中一点规律。突然很由衷地感觉到,在书法学习这条路上,自己好像真的往前走了一点。这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是从不曾有过的体会。

      这些日子来还有个感悟是,书法的练习真的是一日一日之功,很多时候看老师的视频,看老师的指导,可是仍然不得其所,但练着练着,有一天自己突然能把那个笔画写好了。慢慢地想明白了,有时练起来心底里也没那么着急了。

      希望自己能再临个第三遍,也许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与感悟。

     

相关文章

  • 《昆山淮云院记》通临感悟

    今年春节前写春联时,在众多春联中我对赵体的春联念念不忘,喜欢它的飘逸、潇洒、灵动、大气……尽管当时还没有学写...

  • 初临《淮云院记》

    赵孟頫

  • 赵孟頫 || 崑山州淮云院记

  • 有一种成全叫退出

    每天晚饭后,我都要在湖边散步。湖叫临淮湖,因处在临淮县而得名。 临淮县地势奇特,四周高,中间低,房子就建在湖边高地...

  • 临淮上

    秋風催離夏, 淮水留客憩。 不知弄琴人, 今只誰依肩?

  • 刘阳临汉碑巜杨淮表》

    节临《杨淮表》碑

  • 练字――临『杨淮表记』『经石峪金刚经』……

    临『何君阁道碑』 临『经石峪金刚经』 临『杨淮表记』

  • 昆山感悟

    不知不觉,来到昆山一个半月了,虽说是工厂,感觉我的工作还算不太累,因为有熟人吗?你懂的嘿嘿! 之前没有在工厂做过,...

  • 望临淮关

    九月清秋气静哀,一蓑苦影荡波来。 嘈嘈旗鼓烦飞雁,震震飞蹄点厚柴。 俊秀儿郎提喜酒,蛮腰少女戴银钗。 心如孤月唯思...

  • 登山

    登山,临淮,饮酒,做赋,一出三赋,一曰:临淮,一曰:登山,一曰:秋思,手稿已经丢失,脑中还有些许记忆,录下: 岁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山淮云院记》通临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kc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