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发现,自己看了某本好书,可总是记不住书中的重要内容,然后在需要运用时就想不起来。比如写作的时候我想引用书中的某个观点,比如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想应用书中分享的经验和技巧时,我头脑中对这本书总是只有模糊的印象。
为了增强记忆,我决定反复阅读好书,而不再盲目阅读新书。读的多不重要,重要的是吸收的多。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我们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也需要采用的正确方法。
那如何真正把一本书读好读透读明白呢?仅仅反复阅读还不够,还需要技巧,需要系统的方法论。美国作家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给出了答案。
这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阅读需要主动思考,而不仅仅是被动接收。阅读的最大价值不是获取信息和咨询,也不是满足好奇心和获得快乐的心情,而是增进我们的理解力。也就是说,我们通过阅读受到启发,收获进步和成长,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价值比如快乐的感受、视野的增长和好奇心的满足等等都会被我们顺带收入囊中。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收获是:前面两次我重点阅读如何做好“分析阅读”,但这次阅读让我明白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也是我应该追求的阅读方式。阅读同一个主题的著作,理解不同作者的观点,找出这些观点之间关系,包括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然后我们要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高层次的阅读是建立在较低层次阅读上,也就说,要想掌握主题阅读的方法,你要先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方法。
第二个收获是,要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快速阅读中,我们就要弄明白这本书的分类,主题是什么,然后主要框架是什么样子。如果不这样做,我们看书时没有目的,这样会错过书中的重点内容,导致我们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一本书的作者犹如“缺席”的老师,老师把他该做的工作已经做完了,能否学习和吸收更多的东西,就看阅读者自己了。我们要习惯自己给自己提问,然后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三个收获是,在阅读时就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标出重点单词、句子和段落,写出各个部分的主题并按顺序列出来,然后还要梳理出读者自己的框架。书中给出了全面具体的方法,照做就可以了,
第四个收获是,阅读是双向沟通,看完一本书并不意味着完成目标了,我们还有义务给作者反馈。当然前提是,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理解了这本书,而后我们再独立思考并给出评论。
学会阅读犹如掌握一门重要手艺,在我们做阅读练习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虽然开始会感到吃力,费时费力,但是长期来看,熟能生巧,等到我们熟练运用阅读的方法时,我们能高效地看懂一本书,透过文字,我们与作者心灵相通,学到作者想“教”给我们的东西,然后有资格给作者积极的反馈,我们能从一本书里面吸收更多的东西,让这本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成为更好的阅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值得你认认真真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