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遗,传承经典! 2018年 8月29日, 由重庆花儿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社会部总监王莹联合重庆渝快行商旅服务有限公司旅游市场总监焦健组成的考察小组前往“渝西明珠、海棠香国”——荣昌。
在荣昌区旅游协会会长黄健成、荣昌夏布小镇镇长敬永、壹秋堂董事长綦涛的热情接待下,围绕夏布、安陶的发展历史、产业特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文化创意引领非遗文化,探索一种非遗和体验式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一座“非遗之城”。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新动力,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荣昌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与重庆的其他区县都不一样!那是被时光洗礼过的干净又温柔的气息,一股安静向上的力量。
荣昌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便是巴国的属地,唐乾元二年正月始建昌元县,并成为昌州府的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更名为荣昌县。取古昌州和荣州首字而得名,寓“繁荣昌盛”之意。
许多人一提到荣昌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荣昌猪,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荣昌有折扇、陶器、夏布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与荣昌猪共同构成“荣昌四宝”。
夏布:手工织造天然物
千丝万缕理成行,
排线刷浆露异香。
漂染罗纹工艺巧,
三江夏布数荣昌。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已经学会用自然发酵方法加工苎麻。
它历经千年风雨,它的名字数次变更。在汉代,它是“蜀布”;在唐代,它是“斑布”;在宋代,它是“筒布”
如今,它叫“荣昌夏布”,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夏布,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荣昌夏布,精漂的细布,色泽雪白,细嫩轻软,有誉之为"麻绸"、"珍珠罗纹",素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的称誉更是夏布中精品。
有关荣昌夏布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唐《元和郡县志》中有“昌州贡筒布、斑布”的记载,说明当时昌州(即今荣昌)产的夏布已是皇室贡品。唐宋两代,荣昌夏布的生产规模和产量都很小,还只是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发展到明朝,织工精巧的夏布就闻名于世了,被列为朝廷贡品,还远渡海外,销往日本、朝鲜以及南洋等地。
后来,耗时费力的手工夏布慢慢失去了优势,再加上其他布艺材料的发展,夏布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威胁。如今,那种“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的生活几乎销声匿迹,种麻织布的日常劳作,却成为了今天需要特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布的美好,离不开苎麻的特别。收获的苎麻,要经过浸麻、剥麻、漂洗、绩纱、成线、绞团、梳麻、上浆、纺织等多道手工工序,才可得夏布一匹。
整个织造过程中,由于苎麻原料的胶质厚重,成麻不规则,所以每道工序只可采用手工方式,不能以机器替代,这导致了夏布在工业科技发达的当下,仍旧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但也正因如此,夏布才更加弥足珍贵。
安陶:泥与火铸就的精灵
灼灼其陶,内蕴气象万千
泱泱吾国,文化博大精深
如果说有一种东西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话,那必然就是陶瓷。
“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这是关于荣昌安陶的民谣。而街道上的陶都博物馆,则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述说着泥与火的故事。
坐落在重庆市荣昌县安福镇的“安陶”,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曾经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在陶艺大师灵巧的双手下,拉出犹如纸一样薄的手拉坯并且成形,故而称为“薄如纸”;“亮如镜”是指陶器釉面光滑,晶莹剔透,像镜子一样;若用拇指和中指轻轻一弹,就会听到“咚”的脆响,有如乐器奏出的优美罄声,这就是荣昌安陶的第三个特点“声如磬”。
之所以这么精美,首先得归功于这里的优质陶泥。挖回来的陶土经过晒、加水搅拌、过筛、二次晾晒,方可拉胚。因为这里的陶泥粘性好、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所以做出来的陶器素有“泥精”的美称。
上世纪70年代,制作精美的荣昌安陶一度辉煌,作为"国礼"被赠送给世界各国政要,并代表中国著名工艺品赴日本、锡兰、智利、巴西等国展出,产品大量出口欧洲、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我们零距离接触一个陶从泥土到成品的制作手艺的时候,才知不易。每件安陶要经过选泥、搅泥、过浆、揉泥、醒泥、制坯、晾晒、修坯、刻花、上釉、打磨、装窑、烧制、出窑、甄别等三十多道工序,才完成这些“安陶”的浴火重生。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即使制作精美,却也可能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大量残次品。进窑烧制,他们把这个叫做“窑变”。美与丑,好与坏,就在“窑变”里,显示出它最真实的面貌。出现破裂也不要紧,因为每一次的破裂,都不断激励着匠人们对极致的追求。
手工温暖生活,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其中有辉煌、亦有坎坷,而其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执着坚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