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我给孩子组织了心理专家团队,为啥她还是抑郁了?”

“我给孩子组织了心理专家团队,为啥她还是抑郁了?”

作者: 幸福双翼家长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16:28 被阅读0次

作者 | 杨百玲 幸福双翼学员

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幸福双翼家长学堂”(微信号:xingfuwings)

1

我是一名学校社工,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主要工作,是接待老师和家长眼中所谓的“问题学生”。

我是2015年5月份接触幸福双翼的,因为我的改变也带动了老公的成长,他在2016年9月也开始学习,所以我们两口子的日常对话都是幸福双翼的“行话”。

我家儿子现在上高一,因为我们两口子的持续学习,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大戏没有在我家上演,仅以此照片来当作幸福双翼的“买家秀”吧!

▼作者提供

我跟儿子说:“我今天做个分享,要用到一张我们一家三口的照片,你介意不?”

他说不介意。

我调侃他:“你担不担心很多人看上你,要你做女婿呀?”

他说:“我的丈母娘还差一个两个么?”

我哈哈大笑,然后他叮嘱我:“挑张帅一点的哈!”

如果说本职的心理咨询工作让我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幸福双翼的学习让我在家庭幸福的经营中,如虎添翼。

家庭的经营对我来说,现在非常轻松了,所以我想分享的是,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遇到的各种所谓的“问题孩子”,以及这些孩子身后的父母们。

四年前,我接待过一个初一的女孩,她当时的症状是偶尔不想上学,在班级里不跟任何同学说话,她的班主任把她送到我这里。

我第一次跟这个女孩见面的时候,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她都没有跟我说话,我询问她问题的时候,她只用点头或者摇头来回应。

不过因为她感受到了我的接纳,所以第二次她还是来了,直到第三次,我才一点一点打开她的心门。

跟她见面的同时,我也约谈了她的父母。

2

跟家长的沟通中,除了常见的心理咨询方法之外,我还用幸福双翼体系图做参考,跟家长一个一个来检核孩子的情况,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成长经历。

从亲情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生命铁三角是残缺的,她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母亲是隐忍的,父亲是不尊重母亲的。

她跟父母之间完全没有爱的连接,她说起父母的时候充满了怨恨。

从人格成长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孩子的情绪从来没有得到过正向表达。

从知识增长的角度来看,孩子学习的身心基础中,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安全感也没有建立起来。

他们听到我的分析的时候,是表示认同的,于是,我建议这对父母做出一些改变,至少先从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情连接开始做些事情。

遗憾的是,那对父母对此并没有足够重视,他们还是觉得就是孩子任性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当然,当事人拒绝改变时,我就没有继续跟进。

时间过去了一年多,女孩上初三了,开学不到一个月,孩子彻底不想上学了,提出想休学。

这对父母火急火燎地来找我,请我帮帮这个孩子。

当我再次跟这个孩子见面时,孩子已经非常颓废,不过我还是很快跟她重建了关系。

然后,我再次召集了她的父母,跟他们重新强调了首先改善跟孩子的亲子连接有多重要,请他们先放下孩子的学业,从重建亲情开始做起。

可是这对父母,听不进去。

他们跟我说:“杨老师,你开个价,只要能帮助她正常上学,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大有拿钱把我包下来的架势。

我委婉地拒绝了他们,我说:“不是钱的问题,如果你们自己不愿意配合,不愿意改变自己,我做的工作都是事倍功半,治标不治本的!”

3

后来,这个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还有几次想自杀。

女孩的父母不惜花重金,在广州、武汉、北京甚至美国找来了心理专家,组成了一个专家团队。

遗憾的是,父母找来的那些专家,女孩统统不买账,没人能撬开她的嘴!

最后,她休学了。

再后来,这对父母找到了一个机构,那个机构要求家长必须同时参加他们的课程,家长和孩子同步接受辅导。

他们前后一共花了一百多万,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父母彻底改变以后,孩子走出了阴霾,孩子休学两年后终于复学。

这个我亲自见证的真实案例,带给我很多思考。

如果这对父母在第一次跟我见面的时候,愿意做出改变,愿意成长自己,根本不需要花这么多钱。

当然,花钱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孩子最美好的成长时光被硬生生耽误了两年。

两年,孩子不仅仅错过了本该有的很多成长,心灵也遭受了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煎熬和痛苦。

而且,可能很多留下的伤口,不一定能百分百愈合。

我所在的学校有好几千个学生,需要我辅导的孩子也非常多。

在我有限的工作时间里,我是怎么样选择服务对象的呢?

绝对不是先到先得的原则,也绝对不是说哪个班主任跟我关系好,走后门,我就优先哪个班的孩子提供服务。

我非常明确而且严肃地跟班主任以及家长说:

“这个学校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服务对象,我心疼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但是,我的精力有限,我只能把我的时间用在家长愿意改变的这些孩子身上。

因为,如果家长自己不学习,我的辅导效果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

常常会有家长有托付心态,跟给我说:“杨老师,我没有你这么专业,我拿我的孩子没有办法,你帮我多见一下孩子吧!”

对于这一类家长,我的态度就是——最多提供两次服务,一次是见孩子、一次是见家长。

在见家长的过程中间,我通常跟他们分析完问题以后会建议他们学习,如果这两次服务之后,家长不愿意学习,那么对不起,基本上这个家庭就会被列入我的黑名单。

我这么说,大家会不会觉得我有一些傲慢?

不,并不是因为我傲慢,而是因为我太清楚自己的位置。

我太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我太清楚我作为一个学校社工、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能起的作用有多少,

我永远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家长才是关键。

我太清楚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必然需要父母和家庭的改变和支持,他们才是核心和关键。

作为家长,不是只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了;孩子出了问题以后,也不是拿钱去砸咨询师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家长不学习不成长,很有可能就会被像我这样的心理咨询师拒之门外。

相反,如果家长学习,只要够用心,够投入,你自己就可以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不仅可以成为孩子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成为自己、伴侣甚至其他家人的心理咨询师!

4

曾经有一位女性,遇到来自孩子和伴侣的挑战后找我咨询。

当我建议她要自己学习时,她二话不说立马开始学习,非常认真地听课、写践行,还经常跟一起学习的伙伴们分享交流。

不到半年的时间,她的孩子和伴侣发生了很大变化,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整个人活得越来越轻松灵动。

有一次分享时,她提到了自己受益最大的两个关键词。

一个关键词是“相信”:相信自己成长的能力,相信孩子和伴侣的内在动机是正向的,相信从自己开始就可以带给家庭不同的能量。

另一个关键词是“用心”:用心觉察自己的感受,用心连接孩子和伴侣,用心探索目前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位女性,并不具备心理学的基础,只是一个普通的人。

但是,当一个普通人能够从信念层面做到相信和用心时,TA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咨询师,也会成为孩子、伴侣和家庭的幸福带动者。

心理学中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改变。

对于尚且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家庭系统中处于需要得到更多支持的阶段,此时,另外两个关键系统——父亲和母亲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状态。

这也是为何在孩子的心理咨询中,我一直强调,只有父母愿意自我改变,孩子的问题才会从根源上解决的原因。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当然会继续用心、用专业为每一个找我咨询的孩子和家长服务。

同样,我内心也期待着,更多的父母能够觉醒,能够用自己的成长,为孩子提供最有力量和滋养的支持。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相关文章

  • “我给孩子组织了心理专家团队,为啥她还是抑郁了?”

    作者|杨百玲 幸福双翼学员 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幸福双翼家长学堂”(微信号:xingfuwings) 1 我...

  • 为什么我爱发愁焦虑抑郁?

    为啥公婆看到没稳定工作的女婿不愁,为啥看到抑郁自闭的我不愁,婆婆为啥不愁我没孩子?公公为啥不愁他的商铺?老...

  • 垃圾食品快乐多

    我和朋友约饭。为啥呢?哼,再不约就抑郁了。 阳了难受, 抑郁了也可怕,索性约吧! 晚上该出门的时候她家来客了,她搞...

  • 2019-03-02

    心里还是挺不舒服的,挺不舒服,挺不舒服,挺不舒服。 低沉,抑郁,挂念孩子,挂念孩子,挂念孩子。 但是,不想给她打电...

  • 好好的孩子,为啥就抑郁了?

    总会接到家长们打来的电话:我家孩子不想上学、在家发呆、不开心、割腕…等等。 今天摘录一篇文章,希望为人师长、为人父...

  • 为啥抑郁了呢?

    抑郁的形成因素? 首先,我们看一下抑郁的定义,还有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

  • 乐趣

    住青旅遇到一姑娘,她一直想拯救我这个庸俗的女人,费劲了力气。但是最后我还是让她失望了。她建议我去看什么心理专家的讲...

  • 你到底是抑郁,还是焦虑

    在抑郁互助群里,经常有病友说我明明是抑郁,为啥医生给开了抗焦虑的药。 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 抑郁的人肯定焦虑,换句...

  • 4月16日 星期一 晴

    最要好的朋友兼同事今天辞职了,班长组织了几个比较要好的同事今晚组个饭局给她送行,由于明天儿子期中考试,很...

  • 每天十句话(关于教育)

    1.心理专家说:长期面对父母暴躁的脾气,孩子就会变得脆弱敏感、自卑自闭,甚至引发心理抑郁。 2.《与父母和解》书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给孩子组织了心理专家团队,为啥她还是抑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rk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