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为莎士比亚那样的大文豪。”
这句话绝对绝对不会出自我的口。因为我从小就怕写东西,无论是一年级的看图写话还是高中时期的不少于800字,我都一直怀揣着无比尊敬的心情,尊敬到什么程度呢?敬而远之。
小学并不是很懂写作是个什么,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老舍先生的《我家的猫》,老师说这篇文章将猫的特有性格和先生对于猫的喜爱表达的恰到好处,我把这笔记记在课本上,心里确是想着,先生家的猫可爱,有我家的小咪可爱吗?没有吧。
初中二年级,我虽然对文学不怎么感冒,但是个听话的学生,好词好句的摘抄本满满登登一大本,诸如“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流沙河”,也正如此,本人依靠着东拼西凑的文风,获得了年级作文竞赛第八名的好成绩,算是尝到了作文甜头。
但这并不是我与文学亲密接触的开始。
那要从青春的躁动说起,班级中不知何时泛起写情书的热潮,紧跟潮流的我决定给我仰慕已久的学委也写一封,奈何胸无点墨,愁煞我也,直接写“某某某,我喜欢你”吧,这也太草率太直接了,电报都没我这么短的。
当时虽然没文化,还好脑子好使,提笔就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一刻我才体会到文学之美,并且我渴求这段文字能将我这弦外之音传到她的心里。
卞之琳先生的断章相信在座没有不会背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每每与人背诵起这首诗,都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出于对先生诗句的理解,而是出于附庸风雅,以至于那个时间段的作文,篇篇粉妆玉砌,却又弱不禁风,犹如莲一般,“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因为仔细看来,通篇文章刨去华丽的辞藻,并无内容。依稀记得当时老师的评语简单而中肯“假、大、空”。
后来啊,即便是木鱼脑袋,敲久了也会有开窍的那一天。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将雪后湖色光景表现的恰得其处,再多的形容词都是赘余,一个“白”字将雪景表现的既丰满又有留白。想想王羲之的书法力透纸背,作文的魅力也应该是透过文字所给人留下的感受,过度的描绘只会让文字背后的空间变得狭窄,在漫画,动漫,影视的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此。
鲁迅先生曾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不希求我能达到先生话语背后所达到的境界,只希望我可以用文字点缀一下平平淡淡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