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大家讲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给大家讲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作者: 熹禾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21:52 被阅读0次

我一向遵从孔子,就算是小女子也想做一个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的女侠。

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商纣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叫孤竹国(现在秦皇岛一带),国君是商朝王族的分支。

当时孤竹的国君名叫亚微,他有三个儿子: 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 。

国君很喜欢三子,遗愿传位于三子叔齐。按照当时礼制应当是长子伯夷继位。

国君仙逝后,大臣们拥戴长子执掌国君之位,可是伯夷却说,我们应当尊重父君的遗愿由弟弟叔齐继位。然后,离开自己的国度,远走他乡。

可是,叔齐却说,我不能这样,于礼不合,于兄不恭,于是也离开了自己的国家。

大臣无奈,只能拥立二子亚凭做国君。躺赢的典范。

伯夷和叔齐双双出走后,在城外意外遇到彼此。后来,兄弟二人结伴而行,到了蛮夷之地,听说周朝周文王礼制有加,对老人也很好,所以决定去周朝安度晚年。

谁知,走到半路听说周文王驾崩了,周武王继位,还要去伐纣灭商,兄弟二人义不容辞,勒马谏言,险些丢了小命。幸得旁边的姜氏将军劝说,比两人乃是大义,武王才放过了他们。

不久后,听说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商朝的土地都归周朝所有,伯夷叔齐无处可去,只能退到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拒绝吃周朝粟米,不久后便饿死了。

给大家欣赏当时绘画巅峰之作《采薇图》。此画由两宋之交的李唐所做。

全景图 人物特写图

后人无不感念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

孔子评价伯夷叔齐是仁人志士,主张遵礼仁德,追求仁德。伯夷叔齐是古代贤人,不怨悔,不破坏礼制秩序。

孟子评价夷齐为“圣之清者”。

屈原在《九章·橘颂》中把夷齐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榜样,“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把《伯夷列传》作为人物列传的首篇。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过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二千多年封建王朝里书生学者都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诲,因此,伯夷叔齐也是千古传颂典范。

今天,你知道了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相关文章

  • 2022-09-10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这两个成语称颂的都是商朝遗民伯夷叔齐。其故事见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

  • 成语故事:【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不食周粟,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 《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文章记叙了伯夷和叔齐让国不贪以及他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

  • 伯夷叔齐,真是忠义孝悌占全的圣人吗?

    1 早年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很是感动。 等到再见孔子以下,历朝历代都赞,大家不是“求仁得仁”、“不降其志,不...

  • 中国历史上最有傲骨的十个人

    转发:红尘是俗唯才斯盛 十,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都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

  • 为什么热衷抵制日货

    一、历史上,伯夷不食周粟,投靠周文王,周武王起兵造反,伯夷苏祁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典故:1、【伯夷、叔齐是商末孤...

  • 论语新视界129|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但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

  • 这几对中国最著名好基友, 谁能问鼎第一典范呢

    伯夷叔齐 话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古代以立长为...

  • 略读《史记》(四十三)伯夷、叔齐

    1伯夷列传 伯夷 孤竹君的儿子,叔齐的哥哥。 孤竹君喜欢叔齐,想让他继任。等到父亲死了,叔齐却想让位给哥哥伯夷。 ...

  • 《伯夷叔齐》阅读理解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大家讲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td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