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我们所理解的舒适圈,是指人在长久舒适的环境下,懒于思考,丧失进取的动力,拒绝变化,变得无趣和怠惰。
这是过于消极的定义。
任何水平的生活,不时常代入改变的元素,久而久之,都会产生枯燥,形成桎梏,日复一日,带来困顿感,简单地归咎于舒适圈,其实有点片面。
跳出舒适圈的口号,源自当下的快节奏与日常规律感之间的冲击。于是鼓励每个人活出自我,怀抱梦想,不走寻常路。
跳出之后,一定是好的圈层,而不是断崖吗?其实,跳或不跳,都是最佳选择,只要能让生活得以流动。
或许,拓展舒适圈,这个词更加合适。也就是说,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尝试新的事务,而不是直接切断原有的规律基础,跳入另一片空白。
人的本性,是对成长充满渴求的。任何好的习惯,一旦进入固定模式,都会形成暂时性的舒适圈。形成这样的规律后,如果不再定期加入新的挑战,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继续成长,有的人会慢慢陷入焦虑或抑郁状态中。
但懈怠,也是人的本性。享受安逸,本就是个中性词。如果你能长久地感受当下的稳定和欢愉而不焦虑,也很好,满足是个很难得的状态。
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在追求一些东西:健康的身心,扎实的经济基础,充足的休闲时间,自带复利效应的技能,诸如此类。所以,保证规律成长的前提下,定期加入一些新的挑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断向前挪动,生活才会变得流动有趣。
付出一些,收获一些。从年,细化到月,到日,甚至是分秒,带着期待去折腾自己,把每一天的脑力,精力高效地用完,睡个好觉,就已经很好了。
如果你觉得不够,那就多付出一些,多收获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