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生活启示录教育
如果不想让孩子成长为另一个自己

如果不想让孩子成长为另一个自己

作者: 姑射山秋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15:15 被阅读0次
    如果不想让孩子成长为另一个自己

    我家孩子现在10岁,从3岁他上学后,老师们一直向我反映:孩子语言能力较弱,回答问题时语言比较啰嗦,常常词不达意......当然,不光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对此心也是知肚明。见他绞尽脑汁的寻找合适的词汇表达,我们很是替他着急。这个孩子思维能力较强,空间想象能力非常不错,动手能力也很强。也就是说:孩子有一定的思维、理解能力,应该可以驾驭好语言,问题出在哪里呢?

    正好,前一段时间看到央视的一则新闻,新闻报道内容是贵州省铜仁市一个名为“酸汤小学”的乡村学校。在报道中,一位曾在市里教学的老师这样说到:“留守的孩子不喜欢跑动,静静地坐着,一脸茫然地看着你”。我也曾在农村小学支教一年,支教的班里也有不少留守儿童,其实,留守儿童里不乏智力突出者,但是,在新闻报道里那位任教老师这样说:他们竟然全都“一脸茫然的看着你”。注意:“全都”两字。也就是说,所有孩子都是如此,那么,他们的问题又出在哪里?

    我翻看了不少相关文章,发现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精准的解释我家孩子和那些留守儿童所遇到的问题。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婴儿的脑神经突触在8-12个月是最高,在1岁后,大脑会根据儿童对各自环境的适应,自动保留那些需要的突触而修剪掉了那些不用的突触。也就是说:如果一岁内的孩子在一个丰富的语言、交流环境下成长,他的语言能力会越来越强,反之,越来越弱。

    我家孩子从出生后到四岁前一直跟我生活在农村的镇子里,考虑到孩子将来交流的方便,从孩子开始学说话开始,我作为孩子主要的养育人(孩子父亲常年不在家),教给孩子的语言、与孩子交流的语言不是当地的方言而是普通话。但是,由于我们当时所在的环境是农村的镇上,周围基本没有人用普通话交流,于是,我与其他人,包括与看孩子的婆婆交流时,全都是用的方言。在家里时,常常是这样的场景:我跟婆婆叽里咕噜的说方言,转过头,我们再用零星的普通话与孩子交流......

    也就是说:在镇上,大家都说方言时,我们把孩子局限到普通话里,硬生生把孩子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割裂出来,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迷惑和困窘。到了市里,由于他没得到丰富语言环境的滋养,所以与其他小朋友比起来,他的词汇量明显太小,所以往往词不达意......

    在关于留守儿童的那则报道中这样说到:很多孩子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每天早上吃完饭后上山务农,小于六岁的孩子只能每天待在家里自己玩,晚上,爷爷奶奶从山上回来之后,由于疲惫很快就会上床睡觉,几乎不与孩子有任何的交流。同时,由于大人认为经常打电话花钱太多,因此孩子们也很少有机会与外出的父母通话……

    他们与我家孩子当年的情景是何其相似,这种情景让人想到一个词:匮乏。是的,由于交流的匮乏,导致语言(词汇)对孩子大脑皮层的刺激过少,以至于大脑自动修建掉了用不着的突触。真真诠释了“用进废退”四个字。

    如果这样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话,我们再看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总结的一项研究成果:

    (1)在0-2岁间,正常的孩子每秒建立700个神经元的连接。神经元的连接构成了大脑的基本结构,这是未来学习、行为、健康的基石。形象地说就是:孩子刚生下来只是刚买回家的电脑,还没装操作系统,键盘、鼠标、显示器还没连起来,什么都做不了呢,而神经元连接不断产生就像插上电源装上操作系统的过程,让大脑变成一个能处理各种事情的大脑!因此才有了说法:孩子出生后的2000天是大脑组装的时期。

    (2)在语言发展方面,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跟踪三类受教育不同家庭(贫困线以下受社会福利的父母,蓝领父母和大学毕业的白领父母)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受过较高教育的家庭、富裕家庭的孩子比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的孩子早在以内18个月时,词汇量就有显著差距了。到3岁的时候,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比高中没毕业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词汇量高2-3倍,到这些出身较低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这些词汇量低的孩子已经落后别的孩子一大截了,除非他们早期的成长环境中语言非常丰富。

    总之:孩子早期成长的环境和经历,会对他/她的学业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这是不是应了我们老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如果家庭和出身就决定了孩子的智力发育,从而决定了而后的求学,那么,是不是太让人绝望了?难道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了吗?

    各位看官勿惊,哈佛大学对此的研究还没有结束。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长期跟踪和研究低收入家庭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他们发现:如果在孩子0-2岁早教上每投资1美元,在后面20-40年之间社会和个人的回报在4-9美元。参与这些跟踪研究项目的儿童,长期受益于早年所受的教育,在成年后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也就是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早期成长环境和教育,不仅让孩子终生受益,还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回报。

    也就是说:哪怕孩子的父母教育程度较低,但是,倘若能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条件,孩子一样可以成才。这其实也解释了“择校热”这回事。“择校”更多的是让孩子进入一个更加丰富的群体里,见识更多优秀的个体,从而大脑接受更强、更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开化的个性,从而远离蒙昧和落后。

    当然,受限于条件,许多父母并不能把孩子送入一个素质较高的群体里接受滋养和教育。那么,我们还有没有一个更为简单或便捷的方法辅助孩子成才?答案是:有!这个方法就是:读书。

    读书,与先哲对话,与近贤交流,每读一本好书,便是升级大脑操作系统的过程,也是洗涤灵魂,净化思想的过程。书籍,让孩子们可以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读好书,便是等同于生在一个语言丰富的高知家庭,也等同于进入一个优秀的群体环境,甚至,比大家所能选择的“名校”更为优秀。在这样一个“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便可被滋养为谦谦君子。

    大家还记得那位小时候在山上放牛的北大博士吗?这位博士自幼家贫如洗,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初中,却因无力支付学费辍学在家。在家放牛期间,自己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后来他的母亲改嫁后供他上学,辍学一年参加小升初考试,全乡第一......

    这个故事,不是为底层家庭的“孩子教育”做了很好的注脚吗?呃,不说了,带孩子去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不想让孩子成长为另一个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uu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