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14:26。
应该用歌声来迎接今天的到来,相信朝九晚五忙工作的朋友们,最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了吧?工作那一会儿,我也比较喜欢一周中的这一天。
现在喜欢这一天,那是因为孩子从今天晚上就可以休息了,然后明天可以休整半天,后天可以休整半天,这一周的劳累,也就算过去了。
别人都休整的时候,我当然也有自己的休息方式。只是我的休息方式不是用整天来计算的,而是用每天中的几个小时。
每天都要运动,慢跑是长项,做瑜伽中的动作,我好像也不吃力哦!狼爸一直想给我报个瑜伽班,被我婉转拒绝。疫情正当道的时期,躲避还躲不及呢,让我和外人接触,简直是不要不要的。这一会儿谁要是跟我约会,我绝对是嫌弃的目光。因为时间浪费不起,花钱也买不来我的时间。
有些人很奇怪,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有的不就是大把大把的时间吗?这话放在我身上也对也不对。不写长篇小说之前,我的时间真的是大把大把,恨不得约上三五好友到处转一转呢!可是现在不行,我过去走过的世界,又跑回我的脑海里,它们让我用文字记录下来,你推我嚷的,热闹非凡。
已经完成的部分,那孩子们笑呵呵地看着我,还没有开始的部分,那孩子的眼神是哀怨的。哀怨的小表情让我快马加鞭,开始下一部作品的安排了。
刚刚从午休的睡眠中起来,一切舒展。阳光太暖,心情太舒缓,我还是把自己从温暖的世界,逃离到书房开始了下午这一篇文章的预热工作,写一篇散文,或一篇杂文开启下一段工作,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至少很适合我。
《我躲在世界的角落里写长篇小说》那是我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阅读量多少了不知道,反正每天都有人在看,评论区里的留言,更是五花八门。
今天上午刚巧就看到蚂蚁勇翻珠穆朗玛峰留言:其实之前看您的文章,我就有个疑问,这么快的写作速度,能顾及到小说的深度吗?还是说,只是说好一个故事就好了,至于深度不深度的,完全不必在意,就像那些网络小说一样,只是码字编故事,只要故事好看,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哇,直击心灵的提问来了呀!当时正在写小说的间隙休息中,想到这位朋友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我就直接做了回答: 小说的深度 ,其实就是一个作者心灵的深度,和写作的速度是没有关系的。写的慢,如果写不出来 ,也是很正常的 。写快写出来,那就更正常了。 何必要怀疑呢?去看就知道了呗!
其实,我是想让友友去看我的作品,你觉得有深度就有深度,你觉得没有,我也没有办法。
我的部分作品已经上架掌阅了,就是留给大家去看去评论的呀!马上又有几部作品就上来了,不敢说各有千秋,但也极少会重复的。
关于网络故事写作,我好像还差点儿,不轻易评价别人作品的是与非,这是我的美德。因为网络故事写作这个事儿我还和身边的人讨论过,但是我还是坚持我手写我心,不哗众取宠,不迎合读者。
哪怕我的作品没有读者,我也要坚持写好现实题材。但是在题材上,我还是开始了多元化的一个进程,比如写了两部武打小说,那是可以让我放松的东西。我还写了穿越类的作品,但还是太少,以后会加码的。
现实题材的《轨道年华》慢慢的也会形成系列,这次报送国家新闻署的作品,就包含这个系列的一部作品。掌阅那一边,我这次又准备签约两部这个系列的作品。
与朋友交流我是认真的,除非不说话,说话就要说透了。我对蚂蚁勇翻珠穆朗玛峰没有意见,你的心声就是大家的心声,想到了好作者的标准,我又给对方留了一段话: 不用去看和怀疑别的作者,对自己的内心负责,这是一个好作者的标准。希望能看到你的好作品,有深度,有灵魂。
对方是一个85后,正是灵魂慢慢变得 有深度的年龄,这个时期的定性,决定着文字道路上以后的发展方向。还特意看了朋友的一篇文章《有不满,当面谈》,看了之后也是很有感触,在朋友的文章下面留言说: 少一些抱怨,或者说不习惯抱怨。你就会发现世界是不同的。有很多人就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抱怨上了 ,看到的都是不满意 。可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满意呀?改变不了别人,就争取改变自己。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阶段看不惯别人,可是你会突然间发现在某一天,你不满意的一切在自己身上发生了。这时候改变就不如提前改变了。 做一个没有抱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因为可以温暖你自己的内心,你也会看到周围可以理解的眼睛了。很多东西不是别人给你的心灵鸡汤,而是生活经历之后的心灵感悟。
蚂蚁勇攀珠穆朗玛峰绝对是一种精神,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是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我喜欢这一句话,也把这种勇气留给自己了。 勇翻,可能是一种全程 。勇攀,可能是前半程的艰难多些,我喜欢前半程的艰难,因为具有挑战性,也喜欢后半程的轻松,因为那是艰难过后的美妙。
人这一辈子,就是由一个一个阶段组成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收获,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幸运的话,会有导师指路,不幸的话也会总结经验,继续前行。人生的道路怎么走都没有错,只要肯走,小蚂蚁也可以勇攀珠穆朗玛峰的。
加油写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比看别人的优劣更令人心动。
与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