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市的全国名师戴建荣老师在西安呈现了一堂别致的古诗课——《江雪》。以古诗“吟唱”教学为法,让人耳目一新。在教孩子们吟唱时,对于诗中的一句、二句和四句的“绝”、“灭、“雪”等字,戴老师并未用课本中标注的音来读,而是采用已经消失在普通话中的古老的声调——“入声”。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古老的这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平上去入),经过千百年语音的演变,到近现代变成我们现在课堂上常见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变成“阴阳上去”这四个声调,主要遵循的就是“平分阴阳”、“入派三声”这样的规律,平声分成了阴平和阳平,入声声调消失,全部归入平声、上声、去声这三个声调中。
入声字,发音短促,就像是喉咙给阻塞了一下,入声字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韵尾[p]的音类似于英语stop最后的字母p的发音。
明朝真空和尚《玉钥匙歌诀》中说,平声平道莫低昂(音最长,而且高起高收) 上声高呼猛烈强(开口读时用力,低起高收) ,去声分明哀远道(声音高低适中) ,入声短促急收藏(一发即收)。古诗讲求平、仄, 平是平整平直,仄弯曲曲折,平声是平,上声、去声、入声是仄声。古诗中声调就由平仄组成的,平仄交错在一起,就能形成声调抑扬顿挫的变化。平声、上声、去声三声做韵尾可以长短舒展,入声发音急促而不能舒展。
《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柳州所作,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柳宗元当时的孤独、寂寞、寂寥的心情。“绝”、“灭、“雪”这三个韵脚,要是仍用课本上的音调来读,音调拉长上扬,韵尾丢失,要是用入声来读,音调低降短促,可以充分体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和心境。
现在的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声调,南方方言里,尤其是粤语、闽南语等仍然保留了很多入声发音,不过北方方言里还有入声零星的存在,我们的陕西话中,歇息的“歇”,厕所的“厕”用最土的陕西话读,仍能读出几分去声韵味,我的班里学生有老家陕北的,福建的,河南,山西的,每次学古诗,背诵古诗,我都喜欢让这些孩子们用自己家乡的方言读一读,一是让孩子用乡音感受诗歌的情感,二是顺便听听用这些方言读诗能不能读出入声字来。
诗词的诵读,在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读了诗,才能知晓字的音,知道字的音才能明白诗句的含义,但是要是真正知道了字的发音长短和缓急,更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学生弄清楚了“平上去入”、“阴阳上去”和“平仄”,不仅有了知识,还有了文化,但是要是读出了入声,读出了长短和缓急,读出了韵味,同时恐怕也就读丢了考试的分数,作为老师,我们在文化和分数之间,该如何取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