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存在于公元前的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整个商王朝统治期大约5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但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期文字记载的王朝。
现在的学者,喜欢将商朝时期,根据发展情况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商王朝刚建立的时候,定都于亳(如今的河南商丘北),并且在仲丁王之后,到盘庚王之前,这一阶段,因为王位的纷争,经过九世多王位的争夺战乱,再加上自然灾害,国力逐渐衰落。(商朝前期采用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所以王位是需要靠实力和能力夺来的,难免家族自相残杀)商朝统治者,经过五次迁都,都没有改变这种天下纷乱的局势。到了盘庚做王的时候,他把都城从奄(如今山东曲阜东)迁都到殷(如今河南安阳的小屯),那里在当时商朝的版图中部,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便于号令治理天下。迁都之后,政局逐渐稳定。经济、文化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作为都城,殷逐渐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后人也称商朝为殷商。
盘庚在殷建都约273年,整个商王朝大约550多年。也就是说,盘庚时期正好是中期,他迁都为后来他弟弟创下“武丁盛世”打下基础。生产、文化、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生活条件的提高和改善。生活富足,政治就开始腐败。也就是,通观整个古代史,一个朝代进入了“中兴”以后,后面就是没落期。现在我们考古到的殷的遗迹,称“殷墟”。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有人住过,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殷墟,顾名思义就是废弃了的商朝都城殷。从“殷商”到“殷墟”,是不是有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感觉呢?从辩证的角度看历史,一方面的发展必然存在另一方面的隐患,“福兮祸所依”;另一方面困难有时同时伴随着机遇,“祸兮福所依”。战乱灾害,迁都定都是求发展,与困难作斗争;“中兴”富足,统治阶层腐朽堕落,为后来“周武王”灭商,带来了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