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莫泊桑《流浪汉》:如果觉得人生事与愿违,那这件事一定不要做!

莫泊桑《流浪汉》:如果觉得人生事与愿违,那这件事一定不要做!

作者: 苏聆 | 来源:发表于2023-05-22 10:52 被阅读0次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总会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于是,单纯的孩子,对未来有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做医生,做律师,做老师,当航天,当个艺术家……

那个时候,关于生活的印象,总是五彩缤纷的,也总是美好无比的,谁都认为,将来的我们,一定能如愿以偿的生活下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阅历也不断增加,对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往往会惊叹,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如愿以偿的生活啊,到处都是事与愿违的人生呢。

没有人不对人生的期望,抱有极大的热情与乐观的预测,可生活让我们经历的,往往是一腔热血的投入,到万念俱灰的煎熬,这样的不合理,却早已习以为常的境地。

更让人难过的是,不管你的人生有多么的事与愿违,都不会有人真正的理解,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事与愿违的人生里,还要忍受来自外界的冷漠、嘲讽与攻击。

就如同朗代尔一样,背井离乡,不过是为了给家人赚一份糊口的钱,但结局却是为了一口吃食,沦落到狱中。

对于这样的生活悲剧,莫泊桑一点也没有吝啬自己的笔墨,把朗代尔的每一次心酸遭遇,写的活灵活现,有些情节,放在今天,也常常让人能找到共鸣之处。

谋生变流浪,背井离乡的心酸与无奈

普法战争之后,法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停滞,许多人被迫失业,法国人民的生活日益变得窘迫,有些家庭甚至破产,尤其身处底层的劳动人民,更是备受经济萧条的摧残。

朗代尔一家便是这个时期,无数艰难度日的农民家庭中的一个缩影,青壮年没有工作,女性也参与劳动中,赚取薪酬,补贴家用,可依然过着窘困穷苦的生。

朗代尔作为家中的长子,不忍心见家人们忍饥挨饿,也不甘心年纪轻轻的自己,窝在家中吃闲饭,于是他决定走出家门,去其他的地方谋生。

他是一个木匠,也有着一身力气,刚刚出门之时,他觉得凭着自己的好手艺,还有自己那使不完的力气,总能在某个地方寻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甚至还有闲余帮衬家里。

“于是,他带着各种证件和证明出发了,兜里揣着七个法郎,肩上扛着根木棍,棍头上系着个用蓝手巾包的行囊,里面有换洗用的一双鞋、一条短裤和一件衬衫。

他走在总也走不完的大路上,没日没夜,风雨无阻,但总是到不了那个工人们能找到活儿干的神秘地方。”

一开始,他想靠着自己做木工的手艺,以此来为生。可是一路风餐露宿,所到之处,没有人能为他提供一份木匠的活来做。

靠手艺的谋生路线,在现实面前溃不成军,他不得不转换思想,开始尝试其他的方法。

“因此,他先后干过挖土工、马夫、锯石工,他劈木头,修树枝,挖井,和砂浆,捆柴火,在山上放羊,所有这些活计只能赚到几个苏。

而为了打动吝啬的老板和农夫,他也只有贱价出力,才能时不时得到两三天的零活。”

当生活要把一个人逼上绝境的时候,总是一副用力过猛的样子。

朗代尔已经放弃手艺人的尊严和骄傲,去从事最基础的体力劳作,可他依然陷入绝境之中。

“而现在,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他什么活儿也没找到,身无分文,只能沿途挨家挨户乞讨,靠几个妇人可怜他施舍的一点面包果腹。”

这样的结果,是朗代尔怎么也没有预料到的,事与愿违啊,在异乡谋生的艰难,此刻一步一步的把他推向崩溃的边缘。

“朗代尔感到饥饿,一种野兽般的饥饿,一种会让狼扑向人的饥饿。他已经精疲力竭,为了少走几步,只能尽量把步子跨得更大一些。他脑袋昏沉沉的,太阳穴上的血管嗡嗡作响,两眼发红,唇干舌燥。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棍子,脑袋里稀里糊涂的,只想看见那第一个回家吃饭的人就抡起来给他一下子。”

铺天盖地的饥饿感,让他开始逐步的丧失理智,满脑子都是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这和那个因为责任和担当而离家谋生他,简直就是一个躯体里生出高贵与罪恶两个灵魂的感觉。

但无论他的初衷是怎样,也不管他的品质和本性是怎样,他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见的每一个人,似乎都不愿意去理解他的无奈和辛酸。

“他顽强地追逐一份根本无法得到的工作,被粗暴地拒绝,无礼地对待,在草地上过夜,忍饥挨饿,不断遭受安居者对流浪汉的蔑视。每天都有人这样问他:‘您为什么不待在家里?’”

一边是现实生活的不断打击,一边是对家人困境的挂念,心里升腾起的责任,与现实给予的伤害交叠,朗代尔终于崩溃了。

他咒骂这个世界,咒骂那些不给予他活路的人,咒骂那些把一个想要努力生活的人,看作流浪汉,并不断对其侮辱和欺负的人。

发泄过情绪之后,在极度饥饿中挣扎的朗代尔,又不得不回归到正常,努力靠着自己仅有的一点意念,去认认真真地寻找一份工作,可他得到的回应除了羞辱和质疑,再无其他。

“一个胖农夫赶着二十几只绵羊从他面前走过,羊群惶惶哀叫,一只敏捷的狗维持它们的队形。朗代尔起身和他打了个招呼说:‘您没有什么活儿给一个快要饿死的工匠干吗?’

胖农夫恶狠狠地瞪了流浪汉一眼,说:‘对于在路上碰见的人,我没活儿给他们干。’”

在农夫这吃瘪之后,他小心翼翼得几番寻找,终于鼓足勇气,向看起来身份地位很高,又很面善的人发出诚恳的请求,期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一条生存之路,可结果更让他心碎不已。

“这个有些身份的人斥责道:‘你应该看见村口贴的告示了—本村辖区内禁止行乞—要知道,我可是这里的村长,如果你不赶紧走,我就叫人把你抓起来。’”

朗代尔终于失控了,他期待干脆被抓走,或许那样还能有一口吃的,可以让自己活下去,可因为他证件齐全,宪兵和村长都没有理由逮捕他。

终于,理智的防线全线崩溃,他潜入农户家中偷吃食物,他强占偶遇的姑娘,他放弃了一个人对道德的坚守,于是他成了小偷,成了人人痛恨的侵害者,成了村长牢里不会轻易放出的囚犯。

苦难不偏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朗代尔咒骂一路走来,那些对自己冷漠刻薄的人,用简单的视角去看这件事,会为朗代尔感到悲哀,也因那些旁观者的反应而感到愤怒。

如果把故事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去看这个问题,举国上下都在经济发展停滞的漩涡里挣扎,朗代尔路过的所有地方,日子都一样的困窘,一样有大批的人都在失业。

人人都在火炉中煎烤,人人都在困境里挣扎,人人都在暗自伤神,人人的情绪都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

于是,外来的,衣衫褴褛的,看起来孱弱无能的朗代尔,几乎成了人们发泄情绪的最好出口,因为这样最为安全,这样的人,在遭受欺辱之后,最不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能怎样,人性就是如此,咒骂完那些人的冷漠,再揭开生活的幕布,仔细一探究,不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罢了。

就像一句俗语说的:“谁家的锅底没有灰!”谁的人生,又是时时刻刻顺应心意的呢?

去餐馆里吃个饭,莫名其妙地被服务员怼的一肚子火,你想着每天加班加点的忙碌,挣个辛苦钱,吃顿饭自己掏了钱,还要被一个服务员怼,多么不公平。

服务员想的是,起早贪黑地干,一点做不好,老板又要骂,又要扣工资,刁钻的食客们,总是出一些幺蛾子为难自己,能挣多少钱,来受这份委屈,要不是为了生存,谁干这下贱的活。

老板一边陪着笑脸迎来送往,一边盯着后厨出菜催餐,一边还要管理服务员的工作,一边还要跟各类供应商们打交道,一边还有这生意经营的种种压力,一边还有家庭关系的维护。

忙得跟个陀螺似的,累得跟个孙子一样,眼瞅着好不容上了轨的生意,被服务员一个不留意得罪了顾客,多少辛苦付诸东流,忍不住的时候,自然没有好情绪,也没有更好的处理手段了。

平凡人的生活,就像是负重爬山一般,没有人是轻松的,而且爬得越高,获得的越多的人,就越会承担更多的压力,也会遇见更为棘手的困境。

有时候,你感觉到的不友好,你发现的冷漠,你遭受的嘲讽,看似人性劣根性所致的,可究其本质,不过是另一个受苦受难的人,选择了一个不道德的方式发泄情绪而已。

你去深究,去哭喊自己的委屈,去指证他的不道德,去痛恨他的不仁与不义,企图让自己的苦难得到理解,企图让自己蒙受的不实冤屈得以昭雪。

可结果却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你的崩溃,你的伤心,你的难过,看起来那么沉重,有良心的人,总该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道歉,也应该有吧。

但一抬头却发现,那些人早就远去,带着他们的苦难,带着他们的生活压力,带着他们事与愿违的人生,颤颤巍巍向前走了,只留下你茫然失措地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也许会质问,这个世界怎么了,这些人怎么可以这样,为什么会有人对别人的伤害,轻轻松松的,毫不负责任。

问了很久,却终究不会有答案,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宇宙是复杂的,复杂的东西,往往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

这个问题就像黑洞一般,所有的情绪,所有的疑问,一切的一切,一旦放入其中,便不再有任何回响。

而至于受伤的人,能做的除了收拾起自己的伤痛,继续负重前行以外,其他任何挣扎都给人以深深的徒劳感。

没走过你的路的人,是难以共情你的苦的,你也无法看清一些事情发生时,这些主导事情发生的人,到底因为什么,要来做一个加害者。

放眼这个世界匆匆而行的人们,有多少人已经被自己的困境,磨砺的心口长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那最温柔的内核装满最重要的人之后,留给陌生人的温柔还能有多少。

所以,我们怎能去期待同样身处困境的人,能够给予自己糟糕的人生,一些额外的温柔与宽容呢?

把精力汇聚于内心,尽可能不向外求索理解

朗代尔的结局中,村子里的人不顾一切地诅咒这个闯入者,在困难中平静地挣扎的生活,不过因为一个同为苦难者的人,一时的道德缺失,有了独具消遣的新闻。

村子里的人在咒骂朗代尔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午餐被盗窃了,都觉得自己差一点就是朗代尔施暴和占有的对象。

人们单调的生活里,有了不小的风波,看似愤怒,其实愉悦,还有什么能比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错误者让人更快乐呢。

朗代尔不堪的结局,并没有给他带来理解、宽容和温柔,而是给了更多人发泄不满情绪的把柄,让更多人借由他的事迹,达到了精神的高潮,也以他的位置为对比,完成了自我价值的认证,总有比自己不堪的人,这是个平衡心理的好方法。

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常常也陷入朗代尔的境地之中。

成年人当街痛哭的时刻,给予安慰和关怀的人,总是少于看热闹的人。在大多数人匆匆忙忙的人生里,你的溃败不过是毫无形象的存在。

那些不能与你共情的大多数人,只会把今天看到的你的样子,当作路上看到的一个谈资,有人哀叹你的不幸,有人嘲笑的你失态,还有人因为你的悲惨而稍获慰藉,起码没像你一样,当众出丑吧。

那些给予你安慰与关怀的人,也只能暂时的让你感受温暖,感受存在,感受关注,但日复一日直到击垮你精神的那些过往,却只有你自己才能拯救。

你把负债累累的压力讲给父母听,他们无力帮助你的时候,有的多了一份对儿女的担忧,有的却会生出一份对儿女的不满与失望,这些情绪又给自己平添压力,甚至让自己变得更糟糕。

你把自己不堪的过往说与他人听,不过想觅得知音,求得解药,可稍有偏差,遇人不淑,你吐露的心声,便成为别人伤害你的利器。

你把自己的不如意讲给身边的人,一个不留神,你一分的不如意,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扩展成十分、二十分的不如意,衰败的气场,很有可能引来落井下石的危险。

生活给你了无数的劫,你心里也憋着无数的话想要说出来,可冷静的时候想一想,人人都是这样,会有多少人,还余下一分力气,愿意给予你理解和包容呢。

大家的人生都不容易,我们向外索求理解,无外乎会陡然给另外一个人增添压力,或者把自己的软肋放在了会被攻击的环境里。

所以,当自己感觉到人生太过于事与愿违,太过于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千万要冷静地对待内心满满的的倾诉欲。

如果不能确定父母能够给予积极的回应,那就不要把自己的境遇过多的诉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远比你人生的不容易更容易击垮你。

如果没有遇到知心知底的真朋友,不要把你的失败、挫折和不堪吐露出来,有些东西要托付给会保护你的人。

当人生给你种种为难的时候,把诉苦的欲望收一收,把积极应对的心态提一提,把耳朵的灵敏度降一降,用一颗安稳干净的心,拯救自己于水火中,才是最重要的事。

相关文章

  •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这世界的很多事情,往往都不会按照我们预料的发展。所以,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

  • 偷得浮生半日闲

    佛说,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人生是奇妙的, 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结果不是你想的那样,那么老天一定...

  • 如果事与愿违

    如果一件事 花了九牛二虎 洪荒之力 还是不成功 还是事与愿违 那无能为力的 也许就是所谓的命运 如果事与愿违 执着...

  • 流浪汉

    《流浪汉》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 作品名称 《流浪汉》 创作年代 1887年 文学体裁 短篇小说 作者 ...

  • 2021-02-14

    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另有安排。

  • 另有安排

    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 如果事艺愿违,请相信一定会另有安排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大海视频工作室2018-08-08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如果事与愿...

  • 如果总是事与愿违,你是否还觉得这世界可爱?

    事与愿违有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不顺心的时候我总是想这个问题,到底是我的错还是上帝的错,后来终于在梦里得到了...

  • 启示录

    “如果事与愿违,就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 淡然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 一定另有安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泊桑《流浪汉》:如果觉得人生事与愿违,那这件事一定不要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zz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