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佛之道》 66——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66——印顺法师

作者: 顿律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09:33 被阅读0次
佛陀

〈接上篇〉


  壬三:或六界和合,世间苦唯尔。

   对于苦聚的身心自体,佛「或」着重于物质的分类,而说「六界和合」。如说:『四大围空,有识在中,数名为人』。六界,是六类,是构成众生自体的六项因素,界是种类或因素的意义。六界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也叫六大。地、水、火、风四(大)界,是物质特性的分类,意义有深有浅。从浅近处说:身体的骨肉等坚硬性,是地界;血汗等润湿性,是水界;温热性,是火界;呼吸运动等轻动性,是风界。这是物质──生理的一切。空界,是空间。如脏腑中空隙,眼耳鼻口等空隙,以及周身毛孔,都是空界。换言之,物质的身体,是充满空隙的。识界就是了别,取着的六识。有了这六种因素,就成为众生。

   众生成就的身心自体,经上每说:『得蕴,得界,得处』,这是众生苦聚的一切。有了这,就有了生命(约通俗说),也就有了苦迫。这正如老子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但在外道的思想中,除了这身心现象而外,还有永恒不变的『灵』,或者叫『我』,才是流转于地狱,人间,天国的主体。其实,这是众生愚疑的幻想产物。「世间」众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苦因苦果的无限延续,更没有别的,「唯」是这蕴,界,处而已。

   在佛说苦聚的开示中,一、指出了这是彻底的苦迫性:『真实是苦,不可令乐』。如不给以彻底的修治,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二、指出了苦聚的事实,众生才能从『灵性』,『真我』的神教迷妄中解脱出来,才有解脱自在的可能。修学出世的圣法,这是必要而首先应该深切解了的。


思考题:

1、什么是六界?

2、请思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间的关系。

作业:背诵——或六界和合,世间苦唯尔。

相关文章

  • 《成佛之道》 66——印顺法师

    〈接上篇〉 壬三:或六界和合,世间苦唯尔。 对于苦聚的身心自体,佛「或」着重于物质的分类,而说「六界和合」。如说:...

  • 《成佛之道》108——印顺法师

    <接上篇> 己三∶ 明净恒不动,如日处晴空;一切世间行,不染如莲华。 再举两个譬喻,来赞叹阿罗汉的功德。 一、证得...

  • 《成佛之道》107——印顺法师

    <接上篇> 己二∶ 此或慧解脱,或是俱解脱。六通及三明,世间上福田。 经中说到阿罗汉,有六种、九种等分别,现在说二...

  • 《成佛之道》106——印顺法师

    <接上篇> 戊四 己一∶ 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体见正法而断了见惑的圣者,知见是绝对的...

  • 《成佛之道》102——印顺法师

    <接上篇> 乙二 丙一∶ 通论解脱道,经於种熟脱,修证有迟速,非由利钝别。 能证这四谛与缘起法的圣者,想简略的叙述...

  • 《成佛之道》103——印顺法师

    <接上篇> 丙二 丁一 戊一∶ 见此正法者,初名须陀洹,三结断无馀,无量生死息。 再来叙述圣者证入的次第。声闻乘的...

  • 《成佛之道》 74——印顺法师

    〈接上篇〉 戊二 己一:灭应灭于惑,惑灭则苦灭,解脱于疑爱,现证寂灭乐。 现在来说灭谛。灭有两个意义:一、是灭除;...

  • 《成佛之道》 72——印顺法师

    〈接上篇〉 庚二 辛一: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 缘起支的叙述,很多是从识支开始的,所以经...

  • 《成佛之道》 81——印顺法师

    〈接上篇〉 癸二:余戒轻或重,犯者勿覆藏,出罪还清净,不悔得安乐。 除了不准忏悔的极重戒而外(不容许忏悔而留在僧团...

  • 《成佛之道》101——印顺法师

    <接上篇> 丙二∶ 此是圣所行,此是圣所证,三乘诸圣者,一味涅槃城。 出世的解脱法门──四谛,缘起;道谛中的三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佛之道》 66——印顺法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cp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