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遛狗的时间和曈曈读苏轼《水调歌头》

遛狗的时间和曈曈读苏轼《水调歌头》

作者: 曈曈曈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15:25 被阅读0次

                                         遛狗的时间和曈曈读苏轼《水调歌头》

       机械的背诵一些古诗歌“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机械的背诵,遗忘的速度很快。小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因为心无旁骛,记性好,他们竟然能够在毫不理解的情况下背诵许多内容,比如曈曈和小晅都是背诵绘本的高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性的背诵不仅是背诵本身需要,也是小孩子心理,大脑、思想成熟的需要,他们不是传声筒。

       昨晚,和曈曈一起遛狗,她给我背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五年级的小孩子读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是明白的。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醒她一些不易察觉的重点。

    我们从写诗缘由说起。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在山东密州做官,他因为和当时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请求调离京城,希望能够到离弟弟子由比较近的地方为官,但是未能如愿,如今兄弟分别据说已经六七年了。古代的离别和今天不一样。今天科技改变生活,视频、微信交流方便,实在有事,飞机不到三个小时沈阳就可以到合肥了。但古代就不一样了,交通不便,书信难通。所以,古诗中有许多感人的“送别诗”,还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这样的诗句。曈曈提醒我说,今天虽然可以视频,但是隔着手机,摸不到抱不着,还是想的。我知道她写过想念二叔、姥姥姥爷的文章,觉得她说得对。

      “欢饮达旦”,当她知道“旦”是早上的时候,加上“欢饮”,她说这个夜晚苏轼不是孤独的一个人,中秋节,他和朋友们一起过的,但是想念家人。

       可是等到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由于要调整诗歌的语序,她开始不知道怎么来理顺。后来她理解成诗人端着酒杯问青天,“明月何时升起来的”?我让她再想想。她说“是不是在问,这么明亮的月亮,哪天有呢?”她第一个问是“当天”的哪个时辰;第二个问是问这一年或者这个月“哪一天”?

      那么苏轼问的到底是什么呢?从字面意思来看,当然也可以那样理解。但是他为什么不写“明月几时升(出)”或者“明月几时圆”呢?另外,他是去问“青天”,而如果按照这两个意思理解的话,一他可以问问身边的人,二他毕竟没有糊涂,他知道人间“今夕是何夕”,三如果他是那两个问的话,这词的一开篇就黯然失色了。他的问题只有“青天”可以解答,那么他问的就只能是一个问题。曈曈不愧是曈姐,这时她也想起了,苏轼问的是:天上这轮明月在宇宙中何时存在的。这就成了一个永恒的问题,就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一出口,就是不同凡响的,曈曈说,他不是写作文时字数不够凑字数呢,他好奇。

      而有了这“好奇”,才有下文那美好的想象。无论是写作者苏轼还是今天的读者——我们,面对这首时,就有了一份默契,一种感情上的相通。

      人间的今晚,明月皎洁,夜色醉人。苏轼他好奇:那么天上呢?在月宫,不知道是个多么美好的日子呢。“我欲乘风归去”,曈曈问,苏轼说“归去”就是个很奇怪的说法:“归去”仿佛苏轼本来就是天上的人呢,“乘风”那就是仙人了。在理解了“琼楼玉宇”之后,因为“高处不胜寒”,苏轼最终选择了“在人间”“起舞弄清影”。

       后来回到家里,我查看周汝昌《千秋一岁心》中解读《水调歌头》,觉得周先生说得更好:苏轼并不是将人间与天宫比较,摒弃天上,赞美人间。而是大胆的想象:月宫里仙子在美妙的仙境里翩翩起舞,而我们人间的这些凡人,因赏月光而歌舞,两相对比,不知道是怎样的不同呢?

        从整首词的意境,还是从苏东坡当时的思想来看,苏轼都不是要在“天上”与“人间”之间一比高下。他只是因为太喜欢丙辰中秋这个夜晚,他想着这么好的月色,这么好的酒,再加上他这么好的文采,“天上”也似“人间”,“人间”堪比“天上”。

       可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曈曈说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很会领悟“转”“低”“照”这几个动词说明夜已经渐深。但是当时由于我的理解不透,没有很好的明白“朱阁”是红楼;“绮户”是雕镂精美的窗扇,这里的寓意,只简单说,夜色已深,那“无眠”的人便是词人自己。

       而周汝昌先生认为,苏轼是不会将自己安排在“朱阁”、“绮户”之中的,更何况序文中已经写到“欢饮达旦”,便不能用“无眠”来形容自己。所以“照无眠”是将美丽的月宫仙女与想象中的人间女郎融合在一起。“无眠”的正是那因心怀离别之情对此佳节良宵,辗转不寐的女郎。

      苏轼这首词他的笔触并不仅仅是抒发自己的兄弟之情,他在序文中说的很清楚——“兼怀子由”。那么他就是在抒发一种更广阔意义上的情感——良宵美景,悲欢离合,人生的多情与无奈,而这又绝不仅仅是他子瞻和子由两兄弟才有的。

所以,才有下阙的千古名问——“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别时”便可作为“离别几时有?借月问人生”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别时”,这是每一个人的“别时”。就如“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悲欢离合,谁也逃不掉。

       因此,曈曈说的是对的,科技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千古不变。只是说到这里的时候,小姑娘已经泪眼朦胧,或许她想起了最喜欢的愿意成为一颗纽扣永远陪伴身边的二叔;或许想起了一年才能见一两次的姥姥姥爷,舅舅,二姨小姨,舅妈和姨父们,或许她想起了sunny,或许是病入膏肓的姨奶……直到我们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的心情又好了一些。

       我私下里想,曈曈会不会觉得,有一个语文老师做妈妈,真的很烦人。

相关文章

  • 遛狗的时间和曈曈读苏轼《水调歌头》

    遛狗的时间和曈曈读苏轼《水调歌头》 机械的背诵一些古诗歌“有没有用”...

  • 曈曈手记

    我和妈妈 ……王誉曈 我想变成一根小小的羽毛,粘在妈妈短短的眼睫毛上; 我想变成一条雪白雪白的绣着蔷薇的...

  • 自由老边沟 曈曈

    自由老边沟 张曈 第二次去老边沟,没有了第一次的新鲜。 刚刚进入停车场,就能看到...

  • 曈曈日记三则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无题 “无题?这开玩笑吧?”我的朋友C说。(C就是张荻菲) “不,...

  • 我的时间

    我的时间 曈曈 对于我来说,我不太了解时间是什么。但是朱自清却把...

  • 宝宝起名:诗经宋词中隐藏的女孩名字大全

    诗经宋词起名女孩: 曈曈 出自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是一个叠词,是指日初出渐明貌...

  • 初曈

    文/一束光 树叶斑驳了的阳光洒在你白皙的脸上微风吹散了的空气拂过你粉色的碎花长裙 裙摆摇了摇,你笑了笑阳光便是更明...

  • 2019-06-29

    回到家儿子变得很眼睛里有光,他很愿意来学习这个课程,我把他送到青州和曈曈一起来学习,他和曈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 宝宝 | 退步和进步

    一个同事说,我家小曈曈看着好像瘦了。 我也发现小曈曈吃奶吃得少,辅食也吃得不怎么样。倒是水果,很喜欢,尤其是甘蔗和...

  • 为文要平和,为学要讲理

    为文要平和,为学要讲理 曈曈写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她在那里噗嗤噗嗤的笑。我问她笑什么,曈曈说:“妈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遛狗的时间和曈曈读苏轼《水调歌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dekftx.html